“曉度長江自合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曉度長江自合圍”全詩
野外狐貍搜得盡,天邊鴻雁射來稀。
蒼鷹落日饑唯急,白馬平川走似飛。
蠟節畋游非為己,莫驚刺史夜深歸。
分類:
作者簡介(姚合)

姚合,陜州硤石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詩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進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稱為姚武功。調富平、萬年尉。寶歷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歷監察御史,戶部員外郎。出任荊、杭二州刺史。后為給事中,陜、虢觀察使。與馬戴、費冠卿、殷堯藩、張籍游,李頻師事之。詩與賈島齊名,號稱“姚、賈”。仕終秘書監。合著有詩集十卷,《新唐書藝文志》及選王維、祖詠等十八人詩,為極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詩聯,敘其措意,各有體要,撰詩例一卷,(均《唐才子傳》)并傳于世。
《臘日獵》姚合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臘日獵》是唐代姚合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健夫結束執旌旗,
曉度長江自合圍。
野外狐貍搜得盡,
天邊鴻雁射來稀。
蒼鷹落日饑唯急,
白馬平川走似飛。
蠟節畋游非為己,
莫驚刺史夜深歸。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冬日狩獵的景象。健壯的獵人結束了旗幟的指揮,黎明時分穿越長江自我合圍。野外的狐貍已被捕捉得差不多了,天空中的鴻雁也變得稀少。饑餓的蒼鷹急迫地飛向落日,白馬在平原上飛馳如風。蠟節時期的狩獵并不是為了個人的歡愉,而是為了滿足人民的需求。請不要驚擾刺史,他已經深夜歸來了。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冬日狩獵的場景,展現了獵人的英勇和敏捷。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將野外的狐貍和天空中的鴻雁形成鮮明對照,突出了狩獵的成果。同時,詩人也通過描寫蒼鷹和白馬的形象,表達了狩獵的緊迫感和迅猛動作。最后兩句表達了狩獵的目的不僅僅是個人的娛樂,更是為了滿足人民的需求,呼吁不要打擾刺史的休息。
整體而言,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冬日狩獵的壯麗景象,通過運用對比手法和生動的形象描寫,展現了獵人的英勇和狩獵的緊迫感,同時也凸顯了狩獵的社會價值。
“曉度長江自合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à rì liè
臘日獵
jiàn fū jié shù zhí jīng qí, xiǎo dù cháng jiāng zì hé wéi.
健夫結束執旌旗,曉度長江自合圍。
yě wài hú lí sōu dé jǐn,
野外狐貍搜得盡,
tiān biān hóng yàn shè lái xī.
天邊鴻雁射來稀。
cāng yīng luò rì jī wéi jí, bái mǎ píng chuān zǒu shì fēi.
蒼鷹落日饑唯急,白馬平川走似飛。
là jié tián yóu fēi wéi jǐ, mò jīng cì shǐ yè shēn guī.
蠟節畋游非為己,莫驚刺史夜深歸。
“曉度長江自合圍”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