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遙來雁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天遙來雁小”全詩
(見《畫苑》,郭熙取作畫意)
南陌游人回首去,東林道者杖藜歸。
(詠道旁亭子)
萄藤洞庭頭,引葉漾盈搖。
皎潔鉤高掛,玲瓏影落寮。
陰煙壓幽屋,濛密夢冥苗。
清秋青且翠,冬到凍都凋。
(《蒲萄架》)
分類:
作者簡介(姚合)

姚合,陜州硤石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詩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進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稱為姚武功。調富平、萬年尉。寶歷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歷監察御史,戶部員外郎。出任荊、杭二州刺史。后為給事中,陜、虢觀察使。與馬戴、費冠卿、殷堯藩、張籍游,李頻師事之。詩與賈島齊名,號稱“姚、賈”。仕終秘書監。合著有詩集十卷,《新唐書藝文志》及選王維、祖詠等十八人詩,為極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詩聯,敘其措意,各有體要,撰詩例一卷,(均《唐才子傳》)并傳于世。
《句》姚合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句》是唐代姚合創作的作品,收錄于《畫苑》中,此處引自郭熙的畫意。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天遙來雁小,江闊去帆孤。
南陌游人回首去,東林道者杖藜歸。
萄藤洞庭頭,引葉漾盈搖。
皎潔鉤高掛,玲瓏影落寮。
陰煙壓幽屋,濛密夢冥苗。
清秋青且翠,冬到凍都凋。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人物行動來表達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詩中的描寫方式簡練而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的觀察和對人生的思考。
賞析:
詩的第一句描述了天空遼遠,遠處飛來的雁兒卻很小,暗示了距離和渺小感。第二句描繪了江水寬闊,遠航的帆孤獨無依,表達了離別和孤獨之情。這兩句展示了自然景物與人的情感之間的對應。
第三句以南陌(南方的街道)上的游人回首離去為畫面,表達了離別之情和對過去的回憶。第四句描述了東林道者(指修行佛道的人)手扶著藜杖歸家,表現了一種歸隱的意境。
接下來的四句以描繪葡萄藤為主題,通過形象的描寫展示了葡萄藤的生長和變化。葡萄藤的葉子在洞庭湖畔引領著水波,形成了動態的景象。這些描寫以細膩的意象表達了豐富的變化和生機。
最后兩句以冬天的景象進行對比。陰煙籠罩著幽屋,暗示了冬季的寒冷和陰郁。夢冥苗的形象則表達了生命的脆弱和易逝。清秋青且翠與冬到凍都凋形成鮮明的對比,突出了季節的變遷和無常。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物行動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離別、孤獨、歸隱和生命易逝等主題的思考和感悟。同時,詩中的意象和對比也呈現出鮮明的畫面感和意境,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
“天遙來雁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ù
句
tiān yáo lái yàn xiǎo, jiāng kuò qù fān gū.
天遙來雁小,江闊去帆孤。
jiàn huà yuàn, guō xī qǔ zuò huà yì
(見《畫苑》,郭熙取作畫意)
nán mò yóu rén huí shǒu qù, dōng lín dào zhě zhàng lí guī.
南陌游人回首去,東林道者杖藜歸。
yǒng dào páng tíng zi
(詠道旁亭子)
táo téng dòng tíng tóu, yǐn yè yàng yíng yáo.
萄藤洞庭頭,引葉漾盈搖。
jiǎo jié gōu gāo guà, líng lóng yǐng luò liáo.
皎潔鉤高掛,玲瓏影落寮。
yīn yān yā yōu wū, méng mì mèng míng miáo.
陰煙壓幽屋,濛密夢冥苗。
qīng qiū qīng qiě cuì, dōng dào dòng dōu diāo.
清秋青且翠,冬到凍都凋。
pú táo jià
(《蒲萄架》)
“天遙來雁小”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七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