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來披衲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老來披衲重”全詩
老來披衲重,病后讀經生。
乞食嫌村遠,尋溪愛路平。
多年柏巖住,不記柏巖名。
分類:
《贈柏巖禪師》周賀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柏巖禪師》是唐代詩人周賀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野寺絕依念,靈山會遍行。
老來披衲重,病后讀經生。
乞食嫌村遠,尋溪愛路平。
多年柏巖住,不記柏巖名。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柏巖禪師的贊頌和敬意。柏巖禪師是一位隱居在野外的禪宗高僧,詩人周賀通過描寫禪師的生活和修行境地,表達了對禪宗精神和修行道路的贊賞。
賞析:
詩的第一句“野寺絕依念,靈山會遍行”描繪了柏巖禪師居住的野外寺廟,遠離塵囂的喧囂,凈化心靈,使其在靈山上游走。禪修者借助大自然的力量,與宇宙融為一體,達到心境的升華。
第二句“老來披衲重,病后讀經生”表達了禪師年事已高,但仍堅持披著僧袍,讀經修行,以此寄托對佛法的虔誠和對修行的追求。即使在年老和病痛困擾下,禪師依然堅持修行,表現出對禪宗道路的執著和奉獻。
第三句“乞食嫌村遠,尋溪愛路平”揭示了禪師對塵世的厭倦和對自然環境的喜愛。禪師不喜歡乞討食物的生活,但他卻喜歡在寧靜的山溪旁尋找平坦的小路,享受與自然的親近,追求內心的寧靜與和諧。
最后兩句“多年柏巖住,不記柏巖名”表達了詩人對禪師的敬重和佩服之情。禪師長年居住在柏巖,但卻沒有留下自己的名字,這是因為禪宗追求無我、超越個人的境界,不重視名利,注重向內心的覺醒和解脫。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柏巖禪師的生活和修行狀態的描繪,表現了對禪宗精神和修行道路的贊美,強調了禪修者對寧靜、自然和內心的追求,以及對超越個人名利的追求。
“老來披衲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bǎi yán chán shī
贈柏巖禪師
yě sì jué yī niàn, líng shān huì biàn xíng.
野寺絕依念,靈山會遍行。
lǎo lái pī nà zhòng, bìng hòu dú jīng shēng.
老來披衲重,病后讀經生。
qǐ shí xián cūn yuǎn, xún xī ài lù píng.
乞食嫌村遠,尋溪愛路平。
duō nián bǎi yán zhù, bù jì bǎi yán míng.
多年柏巖住,不記柏巖名。
“老來披衲重”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仄韻) 上聲二腫 (仄韻) 去聲二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