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色上離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邊色上離容”全詩
灞水方為別,沙場又入冬。
曙雕回大旆,夕雪沒前峰。
漢使多長策,須令遠國從。
分類:
作者簡介(鄭巢)
鄭巢,[唐](約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不祥,錢塘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大中間,舉進士。姚合為杭州刺史,巢獻詩游其門館。合頗獎重,凡登覽燕集,巢常在側。后不仕而終。巢著有詩一卷,《唐才子傳》傳于世。
《送邊使》鄭巢 翻譯、賞析和詩意
譯文:
送邊使
關河度幾重,
邊色上離容。
灞水方為別,
沙場又入冬。
曙雕回大旆,
夕雪沒前峰。
漢使多長策,
須令遠國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鄭巢的《送邊使》。詩人以送邊使為主題,描繪了關河中的離別和沙場上的嚴寒之景。整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邊疆守護者的敬意和期望。
詩的開頭兩句“關河度幾重,邊色上離容。”描述了邊關數量的多少,邊疆的景色逐漸遠離,強調了邊疆守護者勇往直前的精神。
接著,詩人寫道“灞水方為別,沙場又入冬。”灞水是關中的一條河流,這里表達了詩人送別邊使的離別之情。同時,沙場入冬的描述凸顯了邊疆守護者面臨的嚴寒和困境。
接下來的兩句“曙雕回大旆,夕雪沒前峰。”描繪了邊使折回途中的景色,朝陽下的大旗在風中飄揚,夜幕低垂時的暗雪將前方的山峰遮蔽。這一描寫展示了邊疆守護者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精神。
最后兩句“漢使多長策,須令遠國從。”表達了詩人對漢族邊疆守護者的期望。詩人希望邊使能夠制定出更加有效的策略,使遠方的國家都愿意與漢族合作,共同維護邊疆的安全。
這首詩深情凝緒,既描繪了邊疆守護者的艱苦環境,又表達了對他們的敬意和祝福。通過對邊疆守護者的贊頌,詩人表達了對國家安全的關切和對和平的向往。
“邊色上離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biān shǐ
送邊使
guān hé dù jǐ zhòng, biān sè shàng lí róng.
關河度幾重,邊色上離容。
bà shuǐ fāng wèi bié, shā chǎng yòu rù dōng.
灞水方為別,沙場又入冬。
shǔ diāo huí dà pèi, xī xuě méi qián fēng.
曙雕回大旆,夕雪沒前峰。
hàn shǐ duō cháng cè, xū lìng yuǎn guó cóng.
漢使多長策,須令遠國從。
“邊色上離容”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