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卷喜先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開卷喜先悟”全詩
梵馀林雪厚,棋罷岳鐘殘。
開卷喜先悟,漱瓶知早寒。
衡陽寺前雁,今日到長安。
分類:
作者簡介(張祜)

張祜 字承吉,邢臺清河人,唐代著名詩人。出生在清河張氏望族,家世顯赫,被人稱作張公子,有“海內名士”之譽。張祜的一生,在詩歌創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張祜以是得名,《全唐詩》收錄其349首詩歌。
《贈僧云棲》張祜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僧云棲》是唐代張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贈送給云棲和尚
麈尾和竹筇,幾年離開石壇。
禪林里雪很厚,棋局結束岳鐘殘。
打開書卷喜歡先覺悟,漱瓶知道早已寒。
在衡陽寺前的雁兒,今天飛到長安。
詩意:
這首詩詞是張祜寫給僧人云棲的禮物和祝福。詩中描繪了一幅禪境的景象,表現了詩人對禪宗修行和佛教文化的崇敬。詩人提到了麈尾和竹筇,麈尾是一種用于禪宗儀式的道具,象征著禪宗的神秘和莊嚴;竹筇則象征著僧人的行者杖。詩人離開石壇已經幾年,石壇是僧人修行的地方,這里象征著禪宗的修行之地。詩中還描繪了禪林中積雪厚重的景象,寓意著僧人修行的虔誠和堅持。棋局結束,岳鐘殘,暗示著時間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暫。詩人表達了對禪宗智慧和心靈覺醒的渴望,通過閱讀書籍和漱瓶(喝水)來消除寒意,這里象征著對智慧和涵養的追求。最后,詩人提到衡陽寺前的雁兒,表示雁兒飛到長安,象征著佛教的傳播和影響力。
賞析:
《贈僧云棲》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禪宗修行的境界和詩人的心靈追求。通過對禪宗道具和景象的描寫,詩人表達了對禪宗智慧和境界的向往。詩中的麈尾、竹筇、禪林雪、岳鐘等意象,都展現了禪宗的神秘和莊嚴,以及時間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暫。詩人通過對書籍和漱瓶的提及,表達了對智慧和涵養的追求,以及對心靈的滋養和凈化的渴望。最后一句提到雁兒飛到長安,表示佛教的傳播和影響力的擴展,也暗示了詩人對僧人云棲的祝福和期望。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富有意象的描寫,展現了禪宗修行的境界和詩人的內心追求。它既有寓意深遠的禪宗象征,又表達了人生的瞬息和對智慧的追求。這首詩詞充滿了禪宗的禪意和哲理,給人以思考和啟迪,展現了唐代文人對佛教文化的贊美和推崇。
“開卷喜先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sēng yún qī
贈僧云棲
zhǔ wěi yǔ qióng zhī, jǐ nián lí shí tán.
麈尾與筇枝,幾年離石壇。
fàn yú lín xuě hòu, qí bà yuè zhōng cán.
梵馀林雪厚,棋罷岳鐘殘。
kāi juàn xǐ xiān wù, shù píng zhī zǎo hán.
開卷喜先悟,漱瓶知早寒。
héng yáng sì qián yàn, jīn rì dào cháng ān.
衡陽寺前雁,今日到長安。
“開卷喜先悟”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