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見舊宮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水見舊宮池”全詩
山行今佛寺,水見舊宮池。
亡國人遺恨,空門事少悲。
聊當值僧語,盡日把松枝。
分類:
作者簡介(張祜)

張祜 字承吉,邢臺清河人,唐代著名詩人。出生在清河張氏望族,家世顯赫,被人稱作張公子,有“海內名士”之譽。張祜的一生,在詩歌創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張祜以是得名,《全唐詩》收錄其349首詩歌。
《題蘇州靈巖寺》張祜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蘇州靈巖寺》是唐代張祜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碧海西陵岸,
吳王此盛時。
山行今佛寺,
水見舊宮池。
亡國人遺恨,
空門事少悲。
聊當值僧語,
盡日把松枝。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蘇州靈巖寺的景色,表達了詩人對歷史的思考和對國家命運的憂傷。詩人在贊美靈巖寺的同時,也融入了對吳國興盛時期和亡國的回憶,以及對佛教的思索和對僧人的敬仰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蘇州靈巖寺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歷史背景,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思想。下面是對每個句子的賞析:
碧海西陵岸,
吳王此盛時。
這兩句描述了靈巖寺的地理位置,位于西陵岸邊的碧海之上。吳王指的是吳國歷史上的王朝,這里指的是吳國盛極一時的時期,顯示了這個地方曾經的輝煌和繁榮。
山行今佛寺,
水見舊宮池。
這兩句描繪了靈巖寺的景色。詩人走上山間,發現今日這里已成為佛寺,而水中則可見到古代宮池的痕跡。通過對比現在和過去的景象,展示了時間的流轉和歷史的變遷。
亡國人遺恨,
空門事少悲。
這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亡國的思念和對國家命運的憂傷。亡國人遺恨指的是吳國亡國后人們留下的悲憤之情,空門事少悲表示在佛教空門之中,對國家的興衰感到悲傷。
聊當值僧語,
盡日把松枝。
這兩句描述了詩人在靈巖寺中與僧人交流的情景。聊當值僧語表示詩人愿意傾聽僧人的教誨和談話,盡日把松枝則是詩人在閑暇時把松枝拿在手中,可能是用來敲擊或撥動,表現出詩人在僧人陪伴下的寧靜與安逸。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色、歷史背景和情感思索,展示出詩人對靈巖寺的景色和國家命運的思考。同時,也融入了對歷史的回憶和對佛教的敬仰,表達了詩人對亡國的遺憾和對宗教信仰的追求。
“水見舊宮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sū zhōu líng yán sì
題蘇州靈巖寺
bì hǎi xī líng àn, wú wáng cǐ shèng shí.
碧海西陵岸,吳王此盛時。
shān xíng jīn fó sì, shuǐ jiàn jiù gōng chí.
山行今佛寺,水見舊宮池。
wáng guó rén yí hèn, kōng mén shì shǎo bēi.
亡國人遺恨,空門事少悲。
liáo dāng zhí sēng yǔ, jǐn rì bǎ sōng zhī.
聊當值僧語,盡日把松枝。
“水見舊宮池”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