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斯島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古今斯島絕”全詩
水闊吞滄海,亭高宿斷云。
返潮千澗落,啼鳥半空聞。
皆是登臨處,歸航酒半醺。
作者簡介(張祜)

張祜 字承吉,邢臺清河人,唐代著名詩人。出生在清河張氏望族,家世顯赫,被人稱作張公子,有“海內名士”之譽。張祜的一生,在詩歌創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張祜以是得名,《全唐詩》收錄其349首詩歌。
《登金山寺》張祜 翻譯、賞析和詩意
《登金山寺》是唐代張祜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登上金山寺的壯麗景色,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物的深深贊美和對自我內心的凈化。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登上金山寺
古今斯島絕,
南北大江分。
水闊吞滄海,
亭高宿斷云。
返潮千澗落,
啼鳥半空聞。
皆是登臨處,
歸航酒半醺。
詩詞的意境描繪了金山寺的壯麗景色。首句寫出金山寺作為一座古老廟宇,在歷史長河中獨具特色。接下來,描繪了南北大江分開的景象,形容江水遼闊,似乎要吞噬所有的滄海。而亭臺高聳,宛如與云彩相連,給人以宿命般的感覺。
接著,描寫了潮水退去的時刻,仿佛千澗的水流都在回歸大海。同時,啼鳥的聲音伴隨著四周的回響,在半空中回蕩。這里描繪了山間的寧靜與生機勃勃的景象。
詩的最后兩句將讀者的視角重新回到了金山寺,詩人形容這里是一個可以俯瞰整個景色的地方。在這個地方,人們可以放松身心,欣賞美景,而且有時會因為一杯酒而陷入迷醉之中。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景色和心靈的凈化的贊美之情。通過細膩而獨特的描寫,展現了作者的深情與真誠,同時也烘托出了壯麗的山水自然景觀。該詩具有十分鮮明的意境和深遠的思考,是一首令人賞心悅目的唐代佳作。
“古今斯島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ēng jīn shān sì
登金山寺
gǔ jīn sī dǎo jué, nán běi dà jiāng fēn.
古今斯島絕,南北大江分。
shuǐ kuò tūn cāng hǎi, tíng gāo sù duàn yún.
水闊吞滄海,亭高宿斷云。
fǎn cháo qiān jiàn luò, tí niǎo bàn kōng wén.
返潮千澗落,啼鳥半空聞。
jiē shì dēng lín chù, guī háng jiǔ bàn xūn.
皆是登臨處,歸航酒半醺。
“古今斯島絕”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