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過高唐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暮過高唐雨”全詩
暮過高唐雨,秋經巫峽霜。
急灘船失次,疊嶂樹無行。
好為題新什,知君思不常。
分類:
作者簡介(張祜)

張祜 字承吉,邢臺清河人,唐代著名詩人。出生在清河張氏望族,家世顯赫,被人稱作張公子,有“海內名士”之譽。張祜的一生,在詩歌創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張祜以是得名,《全唐詩》收錄其349首詩歌。
《送李長史歸涪州》張祜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李長史歸涪州》是唐代詩人張祜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涪江江上客,歲晚卻還鄉。
暮過高唐雨,秋經巫峽霜。
急灘船失次,疊嶂樹無行。
好為題新什,知君思不常。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位客人送行的場景,送別的對象是李長史,他要返回涪州。詩人張祜通過描寫江上的客船、歲月的流轉和自然景觀,表達了送別時的離愁別緒和對離別者的思念之情。
賞析:
1. 詩中的涪江、高唐、巫峽等地名,營造了一種江南水鄉的景色和氛圍,給詩詞增添了濃厚的地域特色。
2. 第一句“涪江江上客,歲晚卻還鄉。”暗示了詩人與李長史的離別,并將詩情的焦點放在了離別的主題上。
3. 第二句“暮過高唐雨,秋經巫峽霜。”通過描寫秋天的雨和霜,表達了季節的變遷,暗示時間的流逝和別離的苦澀。
4. 第三句“急灘船失次,疊嶂樹無行。”以水急灘和層巒疊嶂的景象作為離別的背景,強調了離別時的不舍和阻礙。
5. 最后兩句“好為題新什,知君思不常。”表達了詩人對李長史的思念之情,并表示自己愿意為他創作新的詩篇,以表達對他的思念之情。
整首詩以離別為主題,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和對離別情感的抒發,表達了詩人對離別者的思念和不舍之情。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勾勒出離愁別緒,給人以深深的離別之感。同時,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使詩詞具有濃郁的江南水鄉風情,給人以美的享受。整體上,這首詩詞既表達了離別的憂傷情感,又展示了詩人對離別者的深情厚意,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暮過高唐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lǐ zhǎng shǐ guī fú zhōu
送李長史歸涪州
fú jiāng jiāng shàng kè, suì wǎn què huán xiāng.
涪江江上客,歲晚卻還鄉。
mù guò gāo táng yǔ, qiū jīng wū xiá shuāng.
暮過高唐雨,秋經巫峽霜。
jí tān chuán shī cì, dié zhàng shù wú xíng.
急灘船失次,疊嶂樹無行。
hǎo wèi tí xīn shén, zhī jūn sī bù cháng.
好為題新什,知君思不常。
“暮過高唐雨”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