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勢傾不幸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勢傾不幸然”全詩
居然已不一,況乃務相詭。
小道致泥難,巧言因萋毀。
穰侯或見遲,蘇生得陰揣。
輕既長沙傅,重亦邊郡徙。
勢傾不幸然,跡在胡寧爾。
滄溟所為大,江漢日來委。
灃水雖復清,魚鱉豈游此。
賢哉有小白,仇中有管氏。
若人不世生,悠悠多如彼。
分類:
作者簡介(張九齡)

張九齡(678-740) : 唐開元尚書丞相,詩人。字子壽,一名博物,漢族,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市)人。長安年間進士。官至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后罷相,為荊州長史。詩風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膽識、有遠見的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名相。他忠耿盡職,秉公守則,直言敢諫,選賢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趨炎附勢,敢與惡勢力作斗爭,為“開元之治”作出了積極貢獻。他的五言古詩,以素練質樸的語言,寄托深遠的人生慨望,對掃除唐初所沿習的六朝綺靡詩風,貢獻尤大。譽為“嶺南第一人”。
《詠史》張九齡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詠史》
大德始無頗,
中智是所是。
居然已不一,
況乃務相詭。
小道致泥難,
巧言因萋毀。
穰侯或見遲,
蘇生得陰揣。
輕既長沙傅,
重亦邊郡徙。
勢傾不幸然,
跡在胡寧爾。
滄溟所為大,
江漢日來委。
灃水雖復清,
魚鱉豈游此。
賢哉有小白,
仇中有管氏。
若人不世生,
悠悠多如彼。
中文譯文:
太古時代的偉大德行是沒有被偏頗的,因為在智慧之間只有真相。如今在人們中間,甚至渺小的事情已經無法達成一致,更不用說詭計的手法了。追求簡樸之道所遭遇的困難是無法言喻的,而善巧的言辭卻是招致指責的原因。前朝的賢臣或許被誤解,而蘇生則能夠巧妙地揣測人心。權勢的變遷就像輕飄飄的煙云飄散,而負重前行的邊塞官員則需要遷徙不止。命運傾覆是不幸的事情,但倒霉的人卻是存在于胡寧。滄溟之中大事物的發生,江漢的水流卻漸漸被遺忘。灃水雖然依然清澈,但魚鱉已經不再游蕩。有智慧的人是像小白那樣守持正直,而有仇恨的人則如同管仲。如果有一種人永恒不朽的話,那么這樣的人將會多如彼。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唐代時期的世態炎涼,以及人之薄情和權謀之術的悲劇。詩中通過對歷史人物和時代變遷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傳統美德和正直品德的追尋與思考,同時也對權力和智慧的虛偽和世人的浮躁心態進行了批判。
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看似宏大的歷史變遷下,人類的品性和行為卻是微小而瑣碎的。正直守道的人如小白,仇恨報復的人如管仲,都成為歷史中永恒的存在。作者通過這種對比,暗示了人性的普遍性和歷史的循環性。
此外,詩中還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如灃水清澈、魚鱉不再游蕩等,與人事之間進行對應,強調人類的行為和決策對于自然環境所帶來的破壞和影響。
整體來說,這首詩以寫實的手法,表達了作者對于時代和人性的反思和痛惜,同時也勉勵人們要堅守信念,追求正直和智慧。對于讀者來說,這首詩意蘊含豐富,給予了啟示和警醒,引發人們對于歷史和自己行為的思考。
“勢傾不幸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ǒng shǐ
詠史
dà dé shǐ wú pō, zhōng zhì shì suǒ shì.
大德始無頗,中智是所是。
jū rán yǐ bù yī, kuàng nǎi wù xiāng guǐ.
居然已不一,況乃務相詭。
xiǎo dào zhì ní nán, qiǎo yán yīn qī huǐ.
小道致泥難,巧言因萋毀。
ráng hóu huò jiàn chí, sū shēng de yīn chuāi.
穰侯或見遲,蘇生得陰揣。
qīng jì cháng shā fù, zhòng yì biān jùn xǐ.
輕既長沙傅,重亦邊郡徙。
shì qīng bù xìng rán, jī zài hú níng ěr.
勢傾不幸然,跡在胡寧爾。
cāng míng suǒ wéi dà, jiāng hàn rì lái wěi.
滄溟所為大,江漢日來委。
fēng shuǐ suī fù qīng, yú biē qǐ yóu cǐ.
灃水雖復清,魚鱉豈游此。
xián zāi yǒu xiǎo bái, chóu zhōng yǒu guǎn shì.
賢哉有小白,仇中有管氏。
ruò rén bù shì shēng, yōu yōu duō rú bǐ.
若人不世生,悠悠多如彼。
“勢傾不幸然”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