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不我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爾不我畜”全詩
婚姻之故,言就爾居。
爾不我畜,復我邦家。
我行其野,言采其蓫。
婚姻之故,言就爾宿。
爾不我畜,言歸斯復。
我行其野,言采其葍。
不思舊姻,求爾新特。
成不以富,亦祗以異。
我行其野翻譯及注釋
翻譯
走在郊野荒涼路,路旁椿樹枝葉疏。只因婚姻的緣故,我才與你同居住。你不好好善待我,只有回到我故土。
走在郊野荒涼路,采摘蓫葉多辛苦。只因婚姻的緣故,才到你家同住宿。你不好好善待我,只有回歸我家族。
走在郊野荒涼路,采那葍草聊果腹。你全不思往日情,追求新歡太可惡。不是她家比我富,是你變心的緣故。
注釋
⑴蔽芾(fèi):樹葉初生的樣子。樗(chū):臭椿樹,不材之木,喻所托非人。
⑵昏姻:即婚姻。
⑶言:語助詞,無實義。就:從。
⑷畜(xù):養活。一說是愛的意思。
⑸邦家:故鄉。
⑹蓫(chú):草名,俗名羊蹄菜,似蘿卜,性滑,多食使人腹瀉。
⑺宿(sù):居住。
⑻言歸斯復:言、斯,都是句中語助詞。歸、復,即歸回。
⑼葍(fú):多年生蔓草,花相連,根白色,可蒸食,饑荒之年,可以御饑。
⑽新特:新配偶。特,匹。
⑾成:借為“誠”,的確。
⑿祗(zhǐ):只,恰恰。異:異心。
我行其野鑒賞
《小雅·我行其野》作為一首棄婦詩,和《衛風·氓》等其他同題材作品的大力渲染被棄前的生活場景所不同的是,其作者更多地表現棄婦目前,即此時此刻的情緒。作品開頭,作者便把自己情感悲劇的抒寫安排在一個似乎暗合其孤獨凄涼境況的,生長著樗樹和蓫草、葍草的岑寂原野上,以此點明以下所抒寫的,只是在抒情主人公經歷了被遺棄之變故的打擊后,離開傷她心的人,在歸家途中的心理活動。
此詩三章,每章前二句,都是同一個畫面的重復或再現。它描繪出一個人在點綴著幾棵樗樹的原野上獨行的情景。“我行其野,蔽芾其樗”從比例和透視關系上講,無邊的原野、凝滯不動的樹草(蓫、葍)和渺小無助而又孤獨的行人(作者),給讀者的是一種自然界的宏大與人類的渺小、原野的寂靜和人心的焦慮的對立感。原野因人之渺小而愈顯其大、愈顯其寧靜安謐,人因原野之宏大而愈顯其小、愈顯其躁動不安。抒情主人公被命運拋棄進而抗爭無力的悲劇在這里被放大或具體化了。同時,印象的疊加,也引起人們對隱藏于畫面背后之故事的強烈探究欲。
每章后四句,則是對上述畫面之深層含義的具體闡釋:因婚姻而與你聚首,但“爾不我畜”,我只能獨行于這歸里的曠野上。這個闡釋在全詩三章的反覆詠唱中,隨著人物情緒的波動有被深化的趨勢。一、二章里,她仿佛還只是故作輕松的念叨:“爾不我畜,復我邦家。”“爾不我畜,言歸斯復。”試圖把痛苦深埋在心底,強自寬解。但到第三章,她情感的火山終于爆發了,這難以平復的傷痛和無人可訴的委屈,和著苦澀的淚水,在這樣一個愛恨交織的時刻,以這樣一種愛恨難分的心理,流淌著怨恨:“不思舊姻,求爾新特。成不以富,亦祗以異。”至此,全詩也在這情緒發展的高潮戛然而止,留給讀者的,只有無限的同情、惆悵和遺憾。
這首詩的另外一個突出特點是采用了象征、暗示的手法。用行遇“樗”“蓫”“葍”等惡木劣菜象征自己嫁給惡人,并以之起興,暗示自己為人所棄的痛苦心情,融情于景,情景交織。
我行其野創作背景
中國古代男尊女卑的倫理傳統,導致了在家庭和婚姻中女子的被動地位,因而也造就了中國古代文學史上一個突出的文學母題——棄婦文學。《小雅·我行其野》就是寫一個遠嫁他鄉的女子訴說她被丈夫遺棄之后的悲憤和痛傷。對于此詩,古經學家的意見比較一致,毛詩序曰:“《我行其野》,刺宣王也。男女失道,以求外昏(婚),棄其舊姻而相怨。”孔疏引王肅云:“行遇惡木,言己適人遇惡人也。”鄭玄箋:“刺其不正嫁娶之數而有荒政多淫昏之俗。”朱熹《詩集傳》長篇大論曰:“王氏曰,先王躬行仁義、以道民厚矣。猶以為未也。又建官置師、以孝友睦姻任恤六行敎民。為其有父母也、故教以孝。為其有兄弟也、故教以友。為其有同姓也、故教以睦。為其有異姓也、故教以姻。為鄰里鄉黨相保相愛也、故教以任。相周相救也、故教以恤。以為徒教之或不率也。故使官師以時書其德行而勸之,以為徒勸之或不率也。于是乎有不孝不睦不姻不弟不任不恤之刑焉。方是時也,安有如此詩所刺之民乎。”方玉潤《詩經原始》序此詩為“刺睦姻之政不講也”。近人高亨以為此詩是入贅女婿的怨詩。從通篇詩意上來看,此詩是婚姻中一方怨婚姻不美,配偶淫婚換新人,舊人憤而別去之詩。根據朱熹“民適異國,依其婚姻而不見收恤,故作此詩”(《詩集傳》)的說法,此詩很可能是周代大族女子的離婚之詩。“爾不我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ǒ xíng qí yě
我行其野
wǒ xíng qí yě, bì fèi qí chū.
我行其野,蔽芾其樗。
hūn yīn zhī gù, yán jiù ěr jū.
婚姻之故,言就爾居。
ěr bù wǒ chù, fù wǒ bāng jiā.
爾不我畜,復我邦家。
wǒ xíng qí yě, yán cǎi qí chù.
我行其野,言采其蓫。
hūn yīn zhī gù, yán jiù ěr sù.
婚姻之故,言就爾宿。
ěr bù wǒ chù, yán guī sī fù.
爾不我畜,言歸斯復。
wǒ xíng qí yě, yán cǎi qí fú.
我行其野,言采其葍。
bù sī jiù yīn, qiú ěr xīn tè.
不思舊姻,求爾新特。
chéng bù yǐ fù, yì zhī yǐ yì.
成不以富,亦祗以異。
“爾不我畜”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