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西巒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昨夜西巒鐘”全詩
輕澌流回浦,殘雪明高峰。
仰視天宇曠,俯登云樹重。
聊當問真界,昨夜西巒鐘。
作者簡介(張祜)

張祜 字承吉,邢臺清河人,唐代著名詩人。出生在清河張氏望族,家世顯赫,被人稱作張公子,有“海內名士”之譽。張祜的一生,在詩歌創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張祜以是得名,《全唐詩》收錄其349首詩歌。
《早春錢塘湖晚眺》張祜 翻譯、賞析和詩意
《早春錢塘湖晚眺》是一首唐代詩歌,作者是張祜。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落日下林坂,
撫襟睇前蹤。
輕澌流回浦,
殘雪明高峰。
仰視天宇曠,
俯登云樹重。
聊當問真界,
昨夜西巒鐘。
詩意:
《早春錢塘湖晚眺》描繪了一個早春黃昏時分,在錢塘湖畔觀賞景色的場景。詩人站在林坂之上,遠眺湖面,觀察著夕陽的余輝。他輕拂衣袖,凝視著前方的景象。湖水輕輕流動,回蕩在灣曲的河灣中,山巒上的殘雪在夕陽下閃爍明亮。詩人仰望著遼闊的天空,低頭登上云中的樹木,體驗著不同的重量感。他心情閑暇,想要探詢真實的境界,回想起昨夜西邊山巒上的鐘聲。
賞析:
這首詩以錢塘湖的景色為背景,以細膩的描寫和獨特的意象展現了詩人內心的感受。詩人通過對景物的觀察和感悟,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詩歌的開篇,以落日下的林坂為背景,營造出一種黃昏時分的氛圍。詩人撫摸衣襟,凝視前方蹤跡,展現了他對自然景色的關注和對生活細節的敏感。
接著,詩人描繪了輕澌流回浦的景象,通過描寫水流的流動,傳達出一種寧靜和安詳的感覺。殘雪明亮的高峰則給人以視覺上的美感和生命力的象征。
在第三、四句中,詩人仰望天空,俯身登上云中的樹木,以表達他對自然界的敬畏和對大千世界的探索。這種仰望和俯視的動作,也可以理解為詩人在思考人生和探求真理的過程中,不斷尋找不同的視角和層次。
最后兩句詩則以昨夜西巒上的鐘聲作為點睛之筆。這一描寫增加了詩歌的層次感,引發讀者對時間和歷史的思考。鐘聲的回響和余音,使整首詩更加豐富和富有韻律感。
《早春錢塘湖晚眺》以細膩的描寫和意象,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感悟和對人生境界的追求。它通過描繪細微的細節和運用富有意象的表達,營造出一種寧靜、深邃的氛圍,讓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詩歌所傳遞的情感和思考。
“昨夜西巒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ǎo chūn qián táng hú wǎn tiào
早春錢塘湖晚眺
luò rì xià lín bǎn, fǔ jīn dì qián zōng.
落日下林坂,撫襟睇前蹤。
qīng sī liú huí pǔ, cán xuě míng gāo fēng.
輕澌流回浦,殘雪明高峰。
yǎng shì tiān yǔ kuàng, fǔ dēng yún shù zhòng.
仰視天宇曠,俯登云樹重。
liáo dāng wèn zhēn jiè, zuó yè xī luán zhōng.
聊當問真界,昨夜西巒鐘。
“昨夜西巒鐘”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