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懸玉轆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腰懸玉轆轤”全詩
爬頭峰北正好去,系取可汗鉗作奴。
六宮雖念相如賦,其那防邊重武夫。
分類:
作者簡介(杜牧)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重送》杜牧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重送》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杜牧所寫。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手撚金仆姑,腰懸玉轆轤。
爬頭峰北正好去,系取可汗鉗作奴。
六宮雖念相如賦,其那防邊重武夫。
譯文:
手扯金色繩子,腰間掛著玉質轆轤。
攀越頭峰向北,正是前往可汗的地方。
用金鉗套住我作為奴仆。
盡管皇宮中念念不忘相如的辭章,
但無法阻擋我去邊關當兵的決心。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一個人的選擇和生活態度。詩人通過對自己的職務與地位的描述,表達了他對奴役生活的厭倦和對自由和冒險的渴望。金仆姑是帝王的寵臣,玉轆轤是取之于貴族身份的象征,而詩中的可汗則代表著邊關的辛苦和危險。詩人選擇離開舒適的生活環境,去尋求真正的自由和挑戰,這一選擇顯示了他的勇氣和堅定。
詩中還引用了相如的賦作,來突顯詩人的志向和追求的高尚。無論六宮是否贊美相如,詩人并不畏懼或在意別人對他的評價。他更加看重邊關的軍士和邊區的戰爭,將自己的身份與這個值得尊敬的職責聯系在一起。
整首詩雖然字數很少,但通過簡練的句式和精準的描寫,給人一種堅定不移、勇敢追求的感覺。詩人的選擇顯露出他對名利的超然態度,強調了自由和責任的價值。這首詩通過對個人選擇和價值觀的闡述,表達了詩人杜牧對人生和命運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腰懸玉轆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òng sòng
重送
shǒu niǎn jīn pū gū, yāo xuán yù lù lú.
手撚金仆姑,腰懸玉轆轤。
pá tóu fēng běi zhèng hǎo qù,
爬頭峰北正好去,
xì qǔ kè hán qián zuò nú.
系取可汗鉗作奴。
liù gōng suī niàn xiàng rú fù, qí nà fáng biān zhòng wǔ fū.
六宮雖念相如賦,其那防邊重武夫。
“腰懸玉轆轤”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