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闌有今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憑闌有今古”全詩
亡國去如鴻,遺寺藏煙塢。
樓飛九十尺,廊環四百柱。
高高下下中,風繞松桂樹。
青苔照朱閣,白鳥兩相語。
溪聲入僧夢,月色暉粉堵。
閱景無旦夕,憑闌有今古。
留我酒一樽,前山看春雨。
分類:
作者簡介(杜牧)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題宣州開元寺(寺置于東晉時)》杜牧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題宣州開元寺(寺置于東晉時)》
南朝謝脁城,東吳最深處。
亡國去如鴻,遺寺藏煙塢。
樓飛九十尺,廊環四百柱。
高高下下中,風繞松桂樹。
青苔照朱閣,白鳥兩相語。
溪聲入僧夢,月色暉粉堵。
閱景無旦夕,憑闌有今古。
留我酒一樽,前山看春雨。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一個東晉時期的宣州開元寺,描繪了寺廟的壯麗景色和內外景觀。詩人表達了對亡國的思念和對寺廟的贊美之情。詩中通過對寺廟建筑和周圍自然景觀的細膩描寫,營造了一種安靜、神秘的氛圍。
詩的開頭,詩人描繪了宣州開元寺所在的南朝謝脁城的幽深之處,以及亡國的感嘆,表達出對故國的思念之情。接著,詩人描繪了寺廟的建筑風格和規模,如樓高九十尺,廊環四百柱,表達了寺廟的宏偉和莊嚴。
接下來,詩人通過描繪寺廟內外的景觀,如風繞松桂樹、青苔照朱閣、白鳥相互鳴叫,展示了寺廟與自然的和諧共存。詩人還描繪了聽到溪水聲入僧人夢中,以及夜晚月色照亮了粉垅堵,再次強調了寺廟的寧靜和神秘。
最后,詩人表達了對寺廟景觀的欣賞和留戀,表示自己在這里欣賞風景,不分早晚,憑欄欣賞今古的美景。最后一句中的“留我酒一樽,前山看春雨”暗示了詩人的離情,他想在這里停留下來,品味美景,享受寧靜的時光。
整首詩意境清新、意境深遠,通過描繪寺廟和自然景色,展示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表達了對故國的思念和對寺廟的贊美之情。詩中用景物與情感相結合,營造出了一種寧靜、神秘的氛圍,給讀者帶來了一種心靈舒暢的感受。詩詞構思巧妙,運用了細膩的描寫手法,使詩意更加豐富、深遠。
“憑闌有今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xuān zhōu kāi yuán sì sì zhì yú dōng jìn shí
題宣州開元寺(寺置于東晉時)
nán cháo xiè tiǎo chéng, dōng wú zuì shēn chù.
南朝謝脁城,東吳最深處。
wáng guó qù rú hóng, yí sì cáng yān wù.
亡國去如鴻,遺寺藏煙塢。
lóu fēi jiǔ shí chǐ, láng huán sì bǎi zhù.
樓飛九十尺,廊環四百柱。
gāo gāo xià xià zhōng, fēng rào sōng guì shù.
高高下下中,風繞松桂樹。
qīng tái zhào zhū gé, bái niǎo liǎng xiāng yǔ.
青苔照朱閣,白鳥兩相語。
xī shēng rù sēng mèng, yuè sè huī fěn dǔ.
溪聲入僧夢,月色暉粉堵。
yuè jǐng wú dàn xī, píng lán yǒu jīn gǔ.
閱景無旦夕,憑闌有今古。
liú wǒ jiǔ yī zūn, qián shān kàn chūn yǔ.
留我酒一樽,前山看春雨。
“憑闌有今古”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