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紛紜白晝驚千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紛紜白晝驚千古”全詩
元禮去歸緱氏學,江充來見犬臺宮。
紛紜白晝驚千古,鈇锧朱殷幾一空。
曲突徙薪人不會,海邊今作釣魚翁。
晚發悶還梳,憶君秋醉馀。
可憐劉校尉,曾訟石中書。
消長雖殊事,仁賢每自如。
因看魯褒論,何處是吾廬。
分類:
作者簡介(杜牧)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李給事中敏二首》杜牧 翻譯、賞析和詩意
《李給事中敏二首》是唐代詩人杜牧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這首詩詞描述了李給事中敏在朝廷中的遭遇和各種變故,表達了作者對時事的思考和對友人的思念之情。
詩詞中文譯文如下:
一章緘拜皂囊中,懔懔朝廷有古風。
元禮去歸緱氏學,江充來見犬臺宮。
紛紜白晝驚千古,鈇锧朱殷幾一空。
曲突徙薪人不會,海邊今作釣魚翁。
晚發悶還梳,憶君秋醉馀。
可憐劉校尉,曾訟石中書。
消長雖殊事,仁賢每自如。
因看魯褒論,何處是吾廬。
這首詩詞的詩意是通過描繪李給事中敏在朝廷中的遭遇來表達對時事變幻的思考和對友人的思念之情。詩人加入了自己的感慨和對人生的思考,表達了一種無奈和對命運的思考。
詩中提到李給事中敏被縛在皂囊中,形容他受到困擾和束縛。朝廷的事情如同古時一般紛雜,給人古代的感覺。元禮離去歸緱氏學,江充來到犬臺宮見到李給事中敏,展示了官場上人事變遷的變化。
詩詞提到了白晝紛紛的紛爭驚動了千古,鈇锧朱殷也破碎了空虛一空。這里指的是政權的更迭和權力的轉移。曲突徙薪人不會,海邊今作釣魚翁,是指當時政治上不被重用的人只能隱居退隱,轉而以打漁為生。
詩詞最后提到了杜牧自己的一些感慨和思考。晚發悶還梳,憶君秋醉馀,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懷念之情。可憐劉校尉,曾訟石中書,表現了對楊炯的惋惜和對士人抱有希望的思念。最后兩句"消長雖殊事,仁賢每自如。因看魯褒論,何處是吾廬。"表達了詩人對人事變遷的思考和對仁賢行事的肯定,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自己的彷徨和疑惑。
總之,這首詩詞以寫實的手法描繪了當時官場中的變幻和政治斗爭,展現了作者對時事的思考和對友人的懷念之情,同時也表達了一種對人生和命運的思考和疑惑。
“紛紜白晝驚千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ǐ jǐ shì zhōng mǐn èr shǒu
李給事中敏二首
yī zhāng jiān bài zào náng zhōng, lǐn lǐn cháo tíng yǒu gǔ fēng.
一章緘拜皂囊中,懔懔朝廷有古風。
yuán lǐ qù guī gōu shì xué,
元禮去歸緱氏學,
jiāng chōng lái jiàn quǎn tái gōng.
江充來見犬臺宮。
fēn yún bái zhòu jīng qiān gǔ, fū zhì zhū yīn jǐ yī kōng.
紛紜白晝驚千古,鈇锧朱殷幾一空。
qū tū xǐ xīn rén bú huì, hǎi biān jīn zuò diào yú wēng.
曲突徙薪人不會,海邊今作釣魚翁。
wǎn fā mèn hái shū, yì jūn qiū zuì yú.
晚發悶還梳,憶君秋醉馀。
kě lián liú xiào wèi, céng sòng shí zhōng shū.
可憐劉校尉,曾訟石中書。
xiāo zhǎng suī shū shì, rén xián měi zì rú.
消長雖殊事,仁賢每自如。
yīn kàn lǔ bāo lùn, hé chǔ shì wú lú.
因看魯褒論,何處是吾廬。
“紛紜白晝驚千古”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