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慘慘終年鳥雀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慘慘終年鳥雀悲”全詩
篳圭苑里秋風后,平樂館前斜日時。
錮黨豈能留漢鼎,清談空解識胡兒。
千燒萬戰坤靈死,慘慘終年鳥雀悲。
分類:
作者簡介(杜牧)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故洛陽城有感》杜牧 翻譯、賞析和詩意
故洛陽城有感
一片宮墻當道危,
行人為爾去遲遲。
篳圭苑里秋風后,
平樂館前斜日時。
錮黨豈能留漢鼎,
清談空解識胡兒。
千燒萬戰坤靈死,
慘慘終年鳥雀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洛陽城的衰敗和悲苦。詩人首先描繪了宮墻的危險,說明城墻的破敗不堪,行人也因此行進緩慢。接著,詩人描述了篳圭苑秋風吹過后的凄涼景象,以及平樂館前斜照的夕陽,這些景色都暗示著洛陽城的衰敗和荒涼。
詩中還提到了錮黨,指的是遼朝統治下的政府。詩人批評了錮黨不能保護漢朝留下的文化遺產,失去了傳承和護衛漢鼎的責任。而清談卻能被遼人理解,這暗示著遼人對漢人的同化和消除。這里有一定的諷刺意味。
最后,詩人描述了洛陽城的慘狀,千燒萬戰使得洛陽城變得荒涼,廟宇中的神靈也遭受到了毀滅。整首詩以衰敗和悲凄的景象將洛陽城的衰落表現得淋漓盡致。
詩詞的中文譯文:
故洛陽城有感
一片宮墻當道危,
行人為爾去遲遲。
篳圭苑里秋風后,
平樂館前斜日時。
錮黨豈能留漢鼎,
清談空解識胡兒。
千燒萬戰坤靈死,
慘慘終年鳥雀悲。
“慘慘終年鳥雀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ù luò yáng chéng yǒu gǎn
故洛陽城有感
yī piàn gōng qiáng dāng dào wēi, xíng rén wéi ěr qù chí chí.
一片宮墻當道危,行人為爾去遲遲。
bì guī yuàn lǐ qiū fēng hòu,
篳圭苑里秋風后,
píng lè guǎn qián xié rì shí.
平樂館前斜日時。
gù dǎng qǐ néng liú hàn dǐng, qīng tán kōng jiě shí hú ér.
錮黨豈能留漢鼎,清談空解識胡兒。
qiān shāo wàn zhàn kūn líng sǐ, cǎn cǎn zhōng nián niǎo què bēi.
千燒萬戰坤靈死,慘慘終年鳥雀悲。
“慘慘終年鳥雀悲”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