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吹孤戍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笛吹孤戍月”全詩
笛吹孤戍月,犬吠隔溪村。
十載違清裁,幽懷未一論。
蘇臺菊花節,何處與開樽。
分類: 哲理
作者簡介(杜牧)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夜泊桐廬眠先寄蘇臺盧郎中》杜牧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夜泊桐廬眠先寄蘇臺盧郎中
水檻桐廬館,歸舟系石根。
笛吹孤戍月,犬吠隔溪村。
十載違清裁,幽懷未一論。
蘇臺菊花節,何處與開樽。
譯文:
夜晚停船在桐廬縣的水邊,靠岸時將船錨固定在石根上。
笛聲吹響在孤寂的邊防,狗聲隔著溪水響起。
十年來一直離職避世,內心積壓的煩憂沒有得以表達。
蘇臺的菊花節,我們什么時候一起開酒罐慶祝。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杜牧寫的一首抒情詩。詩人用寥寥數語寫出了停船桐廬的情景,揭示出他內心里的孤獨和憂愁。
首句“水檻桐廬館,歸舟系石根。”描繪了一片水檻桐廬館,船只停靠在水邊,把錨固定在石根上,顯示出詩人離開世俗繁囂,尋找寧靜的渴望。
接下來的兩句“笛吹孤戍月,犬吠隔溪村。”通過描寫笛聲和狗聲,表達了寂寞的背景和詩人內心的孤獨感。
接下來的兩句“十載違清裁,幽懷未一論。”我們可以看到詩人離開朝廷十年之久,心中的煩擾和煩憂一直無法傾訴。
最后一句“蘇臺菊花節,何處與開樽。”詩人寄望著與好友在蘇臺的菊花節上一起歡聚,開酒罐暢飲,借此排解自己的心病。
整首詩以簡潔而準確的語言描繪詩人內心的孤獨和渴望,通過對景物和情感的交相輝映,反映了詩人內心的紛擾和無法言說的悲傷。這首詩的詩意深邃,表達了人在寂寞和困苦中的渴望尋求安慰和歡樂的心態。
“笛吹孤戍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è pō tóng lú mián xiān jì sū tái lú láng zhōng
夜泊桐廬眠先寄蘇臺盧郎中
shuǐ kǎn tóng lú guǎn, guī zhōu xì shí gēn.
水檻桐廬館,歸舟系石根。
dí chuī gū shù yuè, quǎn fèi gé xī cūn.
笛吹孤戍月,犬吠隔溪村。
shí zài wéi qīng cái, yōu huái wèi yī lùn.
十載違清裁,幽懷未一論。
sū tái jú huā jié, hé chǔ yǔ kāi zūn.
蘇臺菊花節,何處與開樽。
“笛吹孤戍月”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