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有風光肯占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豈有風光肯占伊”全詩
只有三張最惆悵,下山回馬尚遲遲。
小捷風流已俊才,便將紅粉作金臺。
明年未去池陽郡,更乞春時卻重來。
作者簡介(杜牧)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送薛邽二首》杜牧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送薛邽二首
可憐走馬騎驢汗,豈有風光肯占伊。
只有三張最惆悵,下山回馬尚遲遲。
小捷風流已俊才,便將紅粉作金臺。
明年未去池陽郡,更乞春時卻重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杜牧送別薛邽的兩首詩之一,描繪了詩人的離情別緒和對遠行者的思念之情。
第一句“可憐走馬騎驢汗,豈有風光肯占伊”,表達了詩人對離別者的同情和憂傷之情。走馬騎驢是指行路匆忙,汗流浹背,他覺得走馬騎驢這樣的勞累狀態是可憐的,而且這種情況下又怎么會有心情去欣賞風光呢。
“只有三張最惆悵,下山回馬尚遲遲。”這里說的三張,指的是離別的三個愁緒:眼淚、離別之詠和送別之詩。詩人稱這三張為“最惆悵”,顯示出詩人對離別的愁緒的深深體會。下山回馬指的是離別者返回家鄉,而這樣的離別卻仍然是拖拖拉拉的,時間似乎過得很慢,進一步表達了詩人對離別者早點回來的希望。
接下來兩句“小捷風流已俊才,便將紅粉作金臺。”表達了詩人對薛邽的贊賞和祝福。小捷指的是薛邽,風流、俊才顯示了薛邽的才華和風采。將紅粉作金臺則是祝福薛邽早日成功,事業有成。
最后兩句“明年未去池陽郡,更乞春時卻重來。”表達了詩人對薛邽的期待和希望。詩人希望明年薛邽未去的池陽能夠再次重回和重新相聚,而且希望是在春天,也許是因為春天象征著希望和新生。
整首詩通過對離別者的同情和憂傷、對薛邽的贊賞和祝福、以及對重逢的期待和希望的表達,展現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情緒。詩人通過描繪細膩的情感和深刻的矛盾,生動地表達了詩人對離別和重逢之情的思考和感慨。
“豈有風光肯占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xuē guī èr shǒu
送薛邽二首
kě lián zǒu mǎ qí lǘ hàn, qǐ yǒu fēng guāng kěn zhàn yī.
可憐走馬騎驢漢,豈有風光肯占伊。
zhǐ yǒu sān zhāng zuì chóu chàng, xià shān huí mǎ shàng chí chí.
只有三張最惆悵,下山回馬尚遲遲。
xiǎo jié fēng liú yǐ jùn cái, biàn jiāng hóng fěn zuò jīn tái.
小捷風流已俊才,便將紅粉作金臺。
míng nián wèi qù chí yáng jùn, gèng qǐ chūn shí què chóng lái.
明年未去池陽郡,更乞春時卻重來。
“豈有風光肯占伊”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