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山惟種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買山惟種竹”全詩
買山惟種竹,對客更彈琴。
煙起藥廚晚,杵聲松院深。
閑眠得真性,惆悵舊時心。
分類:
作者簡介(杜牧)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秋日》杜牧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日》是唐代文學家杜牧的一首詩,表達了詩人對秋日的感慨和自我安慰。詩中描繪了詩人在秋日里從事各種雅好的情景,透露出深深的禪意與自我尋找的秉性。
中文譯文:
有計自安業,
秋風罷遠吟。
買山惟種竹,
對客更彈琴。
煙起藥廚晚,
杵聲松院深。
閑眠得真性,
惆悵舊時心。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情感平和,旨在通過表達詩人的自在和追求令人寧靜的心境。第一句“有計自安業”,表明詩人在現實的瑣事中找到了一種自我安慰的方式,把生活計劃得有條不紊。他在清秋時節中放下了遠吟的心情,用更實際的方式來安撫自己。
第二句“買山惟種竹,對客更彈琴”,章竇明了自己對于山水田園的熱愛,以及對音樂藝術的追求。他購買山地,只為種植竹子,以享受它的清幽和寧靜。在對客人的款待中,他更傾向于彈奏琴音,通過音樂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接著的“煙起藥廚晚,杵聲松院深”這兩句表達了詩人深入寂靜的山林中,進行烹飪和調制藥物的情景。這里的煙、杵聲和松院都是一種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微妙意象,傳遞出一種寧靜深遠的境地。
最后兩句“閑眠得真性,惆悵舊時心”,強調了詩人在寧靜的生活中恢復了自己真實的本性,卻也感慨自己過去時光的逝去。整首詩以平和的詞句展示了詩人內心淡泊和追求生活的平衡,傳達了一種從容、寧靜與深思的狀態。
總體而言,詩人在《秋日》中通過描繪山水田園和自我追求的情景,表達了對寧靜自在生活的向往,并通過與自然的融合來獲得內心的平衡與滿足。
“買山惟種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rì
秋日
yǒu jì zì ān yè, qiū fēng bà yuǎn yín.
有計自安業,秋風罷遠吟。
mǎi shān wéi zhǒng zhú, duì kè gèng tán qín.
買山惟種竹,對客更彈琴。
yān qǐ yào chú wǎn, chǔ shēng sōng yuàn shēn.
煙起藥廚晚,杵聲松院深。
xián mián dé zhēn xìng, chóu chàng jiù shí xīn.
閑眠得真性,惆悵舊時心。
“買山惟種竹”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