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雨上灘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新雨上灘遲”全詩
結社多高客,登壇盡小師。
早秋歸寺遠,新雨上灘遲。
別后江云碧,南齋一首詩。
分類:
作者簡介(杜牧)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送太昱禪師(一作許渾詩)》杜牧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太昱禪師(一作許渾詩)》是杜牧所作的一首詩。以下為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禪床深竹里,
心與徑山期。
結社多高客,
登壇盡小師。
早秋歸寺遠,
新雨上灘遲。
別后江云碧,
南齋一首詩。
詩意:
這首詩是杜牧送太昱禪師離開的作品,也有一種說法認為是杜牧在太昱禪師去世后紀念他的詩。詩中描述了太昱禪師住在深竹之中的禪床上,他的心與徑山相連,期待著登上山巔。禪師結社很多高人,但每一個登壇講經的人都只能算作他的小師。詩人感嘆早秋禪師遠歸寺廟,新雨雖然提前到達灘頭,但禪師仍然未能趕上。最后,禪師離別后,江面的云朵變得碧綠,這讓他的南齋產生了寫詩的靈感。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杜牧對太昱禪師的敬仰之情和禪師離去后的思念之情。通過對禪師所處環境和內心期盼的描繪,展現了禪修的清凈和智慧。同時,禪床深竹、徑山和江云碧等景物的描寫也營造出詩人思緒萬千的氛圍。最后的南齋一首詩,顯示了詩人在禪修思緒中尋求啟迪和寫作靈感的寄托。
整首詩以禪修為主題,通過細膩的描寫和簡短的語言,在有限的篇幅內展現了禪修者的追求和情感。這種以景物描寫表達內心情感的手法,是杜牧的創作特點之一。該詩或許還有一層意味,即表達了詩人對傳統文化和知識的尊崇,將太昱禪師與自己相比,把禪師視為自己的師傅,體現了杜牧對禪修和智慧的向往。
“新雨上灘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tài yù chán shī yī zuò xǔ hún shī
送太昱禪師(一作許渾詩)
chán chuáng shēn zhú lǐ, xīn yǔ jìng shān qī.
禪床深竹里,心與徑山期。
jié shè duō gāo kè, dēng tán jǐn xiǎo shī.
結社多高客,登壇盡小師。
zǎo qiū guī sì yuǎn, xīn yǔ shàng tān chí.
早秋歸寺遠,新雨上灘遲。
bié hòu jiāng yún bì, nán zhāi yī shǒu shī.
別后江云碧,南齋一首詩。
“新雨上灘遲”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