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閣青霄半掩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紫閣青霄半掩扉”全詩
山路遠懷王子晉,詩家長憶謝玄暉。
百年不肯疏榮辱,雙鬢終應老是非。
人道青山歸去好,青山曾有幾人歸。
分類:
作者簡介(杜牧)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懷紫閣山》杜牧 翻譯、賞析和詩意
懷紫閣山
學他趨世少深機,
紫閣青霄半掩扉。
山路遠懷王子晉,
詩家長憶謝玄暉。
百年不肯疏榮辱,
雙鬢終應老是非。
人道青山歸去好,
青山曾有幾人歸。
中文譯文:
懷念紫閣山
學習他們少有私心,
紫閣青霄的門半掩。
遙遠的山路讓我懷念王子晉,
詩人們長久地懷念謝玄暉。
百年來不肯忘卻榮辱,
慢慢變老才能摒棄是非。
人們說青山去了好,
但青山曾經幾個人回來過。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杜牧對紫閣山的懷念之情,并以此來反思人生和社會現象。
詩中第一句“學他趨世少深機”意思是學習別人少一些世間的機巧和心計。作者希望自己能夠減少虛偽和復雜的思考,保持純真和真實。紫閣、青霄是神話傳說中的仙山,紫閣青霄半掩扉可能象征著美好的事物沒有完全展現出來,意味著世間之美還沒有完全展現給人們。
接著,詩人懷念王子晉和謝玄暉,這兩位都是歷史上的文人和學者。王子晉是唐代文學家,杜牧為其弟子,詩中表達了對師長的思念和敬仰。謝玄暉是南朝梁朝的文學家,杜牧也在詩中懷念著他。通過對這兩位前輩的懷念,詩人表達了自己對文人的崇敬和對文化傳統的傳承。
接下來的兩句“百年不肯疏榮辱,雙鬢終應老是非”描述了作者追求真實和高尚品質的態度。詩人表示自己百年來始終不愿意對榮辱過于在意,也不愿被是非論困擾。這種堅守高尚品質的態度體現了作者對高尚情感和操守的追求。
最后兩句“人道青山歸去好,青山曾有幾人歸”是對社會現象的反思。人們都說回到青山好,但對青山真正回歸的人卻很少。這里,青山可以理解為清凈和純真的象征,人們總是希望回歸純真和美好的狀態,但實際上能真正達到這種狀態的人卻很少。
整體上,這首詩以對紫閣山的懷念為引子,通過對過去師長和文人的回憶,寄托了詩人對純真和高尚的追求。同時,詩人也通過對人們回歸青山的想象,暗示了對社會現象和人性的反思。這首詩真情流露,既表達了對美好的向往,又反思了現實的種種不足。
“紫閣青霄半掩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ái zǐ gé shān
懷紫閣山
xué tā qū shì shǎo shēn jī, zǐ gé qīng xiāo bàn yǎn fēi.
學他趨世少深機,紫閣青霄半掩扉。
shān lù yuǎn huái wáng zǐ jìn,
山路遠懷王子晉,
shī jiā zhǎng yì xiè xuán huī.
詩家長憶謝玄暉。
bǎi nián bù kěn shū róng rǔ, shuāng bìn zhōng yīng lǎo shì fēi.
百年不肯疏榮辱,雙鬢終應老是非。
rén dào qīng shān guī qù hǎo, qīng shān céng yǒu jǐ rén guī.
人道青山歸去好,青山曾有幾人歸。
“紫閣青霄半掩扉”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