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聲出建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新聲出建章”全詩
春發三條路,酺開百戲場。
流恩均庶品,縱觀聚康莊。
妙舞來平樂,新聲出建章。
分曹日抱戴,赴節鳳歸昌。
幸奏承云樂,同晞湛露陽。
氣和皆有感,澤厚自無疆。
飽德君臣醉,連歌奉柏梁。
分類:
作者簡介(張九齡)

張九齡(678-740) : 唐開元尚書丞相,詩人。字子壽,一名博物,漢族,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市)人。長安年間進士。官至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后罷相,為荊州長史。詩風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膽識、有遠見的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名相。他忠耿盡職,秉公守則,直言敢諫,選賢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趨炎附勢,敢與惡勢力作斗爭,為“開元之治”作出了積極貢獻。他的五言古詩,以素練質樸的語言,寄托深遠的人生慨望,對掃除唐初所沿習的六朝綺靡詩風,貢獻尤大。譽為“嶺南第一人”。
《奉和圣制南郊禮畢酺宴》張九齡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
《奉和圣制南郊禮畢酺宴》
天配昭圣業,眾土慶輝光。
春天在三條路上繁榮發展,酺慶開展于百戲場。
寬德流淌于庶民,豐功赫赫于康莊。
妙舞陪伴平樂,新聲出現于建章。
分曹日夜籌辦慶典,鳳凰將飛翔于昌盛之中。
幸運奏響云樂,同晞湛露陽光。
氣息和諧,皆能感受其中的意義,
施恩澤廣大,沒有邊界。
君臣滿懷德美,一同歌唱,向柏梁山奉獻。
詩意:
這首詩是唐代張九齡通過描述南郊酺宴的場景,表達對皇帝昭圣業的配天之感,同時展現出國家繁榮和人民幸福的景象。“春發三條路”形象地描繪了國家的興盛發展,并通過酺慶和百戲場的場景,襯托出國家的繁榮景象。詩中描述了寬恕與寬德,贊揚了皇帝對庶民的恩典和對國家功業的貢獻,以及文藝復興所帶來的快樂和歡樂。最后以赴慶典、奏樂為結尾,將君臣和百姓的歡喜和喜悅表達得淋漓盡致。
賞析:
這首詩以南郊酺宴為背景,以繁榮的景象和莊嚴的禮儀展示了唐代皇室的光輝和昌盛。通過細致的描寫和豐富的比喻,展示了帝王的威嚴、權力和民眾的幸福和繁榮。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通過描繪春天盛發的三條路、酺慶的盛況、舞蹈和音樂的歡樂等細節,使整個場景生動而有感染力。詩中的氣氛莊重而歡樂,既表達了皇帝辛勤的努力和人民的奉獻,也展示了國家繁榮昌盛的景象。整首詩以美麗的景象和舒暢的語言,表達了對皇帝和國家的贊美和祝福,彰顯了唐代的盛世風貌。
“新聲出建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èng hé shèng zhì nán jiāo lǐ bì pú yàn
奉和圣制南郊禮畢酺宴
pèi tiān zhāo shèng yè, lǜ tǔ qìng huī guāng.
配天昭圣業,率土慶輝光。
chūn fā sān tiáo lù, pú kāi bǎi xì chǎng.
春發三條路,酺開百戲場。
liú ēn jūn shù pǐn, zòng guān jù kāng zhuāng.
流恩均庶品,縱觀聚康莊。
miào wǔ lái píng lè, xīn shēng chū jiàn zhāng.
妙舞來平樂,新聲出建章。
fēn cáo rì bào dài, fù jié fèng guī chāng.
分曹日抱戴,赴節鳳歸昌。
xìng zòu chéng yún lè, tóng xī zhàn lù yáng.
幸奏承云樂,同晞湛露陽。
qì hé jiē yǒu gǎn, zé hòu zì wú jiāng.
氣和皆有感,澤厚自無疆。
bǎo dé jūn chén zuì, lián gē fèng bǎi liáng.
飽德君臣醉,連歌奉柏梁。
“新聲出建章”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