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降十地魔”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初降十地魔”全詩
藤陰迷晚竹,苔滑仰晴莎。
病憶春前別,閑宜雨后過。
石橫聞水遠,林缺見山多。
欲結三天社,初降十地魔。
毒龍來有窟,靈鶴去無窠。
客路隨萍梗,鄉園失薜蘿。
禪心如可學,不藉魯陽戈。
分類:
作者簡介(許渾)
《晨自竹徑至龍興寺崇隱上人院》許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晨自竹徑至龍興寺崇隱上人院》的中文譯文如下:
佛寺通南徑,僧堂倚北坡。
藤陰迷晚竹,苔滑仰晴莎。
病憶春前別,閑宜雨后過。
石橫聞水遠,林缺見山多。
欲結三天社,初降十地魔。
毒龍來有窟,靈鶴去無窠。
客路隨萍梗,鄉園失薜蘿。
禪心如可學,不藉魯陽戈。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早晨從竹林小徑走到龍興寺崇隱上人院的情景。佛寺通南徑,意味著佛寺通向南面,往佛寺的方向走過一條小徑。僧堂倚北坡,意味著僧人的院落靠著北坡。
藤陰迷晚竹,苔滑仰晴莎,描述了葡萄藤的陰影彌漫在晚竹上,地上的青苔濕滑,向上仰望則是晴朗的莎草。
病憶春前別,閑宜雨后過,詩人回憶起春天離別時的情景,閑來時雨后拜訪。
石橫聞水遠,林缺見山多,這兩句表達了當作者走過一條曲折的小徑時,聽到了水流的聲音,感覺水流很遙遠。而林間缺口則顯露出很多山峰。
欲結三天社,初降十地魔,詩人表達了自己有結交高人之心,但卻要先面對十地魔的考驗。
毒龍來有窟,靈鶴去無窠,表達了朝圣的路上會遇到危險,有的地方可能藏著毒龍,而靈鶴則沒有定居的地方。
客路隨萍梗,鄉園失薜蘿,詩人把自己比作漂流的浮萍,失去了鄉園的薜蘿。
禪心如可學,不藉魯陽戈,表達出詩人對禪修之心的向往,不愿借用兵器魯陽戈的暴力之道。
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隱喻的運用,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感慨和對禪修境界的追求。同時,詩中還包含了對人生旅途的思考和對人生哲理的啟迪。
“初降十地魔”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én zì zhú jìng zhì lóng xīng sì chóng yǐn shàng rén yuàn
晨自竹徑至龍興寺崇隱上人院
fó sì tōng nán jìng, sēng táng yǐ běi pō.
佛寺通南徑,僧堂倚北坡。
téng yīn mí wǎn zhú, tái huá yǎng qíng shā.
藤陰迷晚竹,苔滑仰晴莎。
bìng yì chūn qián bié, xián yí yǔ hòu guò.
病憶春前別,閑宜雨后過。
shí héng wén shuǐ yuǎn, lín quē jiàn shān duō.
石橫聞水遠,林缺見山多。
yù jié sān tiān shè, chū jiàng shí dì mó.
欲結三天社,初降十地魔。
dú lóng lái yǒu kū, líng hè qù wú kē.
毒龍來有窟,靈鶴去無窠。
kè lù suí píng gěng, xiāng yuán shī bì luó.
客路隨萍梗,鄉園失薜蘿。
chán xīn rú kě xué, bù jí lǔ yáng gē.
禪心如可學,不藉魯陽戈。
“初降十地魔”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