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負香衾事早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辜負香衾事早朝”全詩
無端嫁得金龜婿,辜負香衾事早朝。
作者簡介(李商隱)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為有翻譯及注釋
翻譯
云母屏風后面的美人格外嬌,京城寒冬已過卻怕短暫春宵。
無端地嫁了個做高官的丈夫,不戀溫暖香衾只想去上早朝。
注釋
⑴云屏:雕飾著云母圖案的屏風,古代皇家或富貴人家所用。
⑵鳳城:此指京城。
⑶無端:沒來由。金龜婿:佩帶金龜(即作官)的丈夫。《新唐書·車服志》:“天授二年,改佩魚皆為龜,其后三品以上龜袋飾以金。”
為有鑒賞
詩歌一、二句“為有云屏無限嬌,鳳城寒盡怕春宵。”描述一對宦家夫婦的怨情。開頭用“為有”二字把怨苦的緣由提示出來。“云屏”,云母屏風,指閨房陳設富麗,“無限嬌”稱代嬌媚無比的少婦。金屋藏嬌,兩情繾綣,當春風送暖,京城寒盡之時,便雙雙地怕起春宵來了。丈夫既富且貴,妻子年輕貌美,兩人處在云屏環列的閨房之中,更兼暖香暗送,氣候宜人,理應有春宵苦短之感,應該不會產生“怕”的心情。首句的“因”和次句的“果”有抵牾之處,這就造成一種懸念引人追詢答案。
三、四句“無端嫁得金龜婿,辜負香衾事早朝。”通過少婦的口說出“怕春宵”的原因。冬寒已盡,衾枕香暖,兩口子情意款洽,本應日晏方起,可是偏偏嫁了你這個身佩金龜的作官夫婿,天不亮就要起身去早朝,害得我一個人孤零零地守在閨房里,實在不是滋味。這些似是枕畔之言,當丈夫正欲起身離去時,妻子對他說了這番話,又好象是埋怨自己,流露出類似“悔教夫婿覓封侯”那樣一種癡情;或是責怪丈夫,向他傾訴“孤鶴從來不得眠”的苦衷。“無端”二字活畫出這位少婦嬌嗔的口吻,表達了她對丈夫、對春宵愛戀的深情。其實,妻子的苦惱也是丈夫的苦惱。
前面的“為有”和“鳳城”二句就正面描述了丈夫的怨情。應當說他“怕春宵”比妻子有過之而無不及。除了留戀香衾,不愿過早地離去,撇下嬌媚多情的妻子,讓她忍受春宵獨臥的痛苦;還怕聽妻子嗔怪的話,她那充滿柔情而又浸透淚水的怨言,聽了叫人不禁為之心碎。不愿早起離去,又不得不早起離去。對于嬌妻,有內疚之意;對于早朝,有怨恨之情;對于愛情生活的受到損害,則有惋惜之感。“辜負”云云,出自妻子之口,同時也表達了丈夫的心意,顯得含蓄深婉,耐人尋味。
這首詩的中心字眼是第二句里的“怕”,關于怕什么的問題,三、四兩句的解答是“無端嫁得金龜婿,辜負香衾事早朝”。僅僅因為丈夫要早起上朝,就產生這么大的怨氣,似乎有點不近情理。總之讀完全詩,讀者由“怕”字造成的懸念并未完全消除,詩有言外之還意,弦外之音。
屈復的《玉溪生詩意》分析說:“玉溪以絕世香艷之才,終老幕職,晨入暮出,簿書無暇,與嫁貴婿、負香衾何異?其怨也宜。”李商隱一生長期沉淪幕府,落魄江湖,不是他沒有才能,或有才能得不到賞識,而是不幸卷入牛李黨爭的漩渦之中,成了朋黨之爭的受害者。當他認識到這一點時,已為時太晚,不可自拔。“無端嫁得金龜婿”所表達的正是這樣一種悔恨莫及的痛苦心情。
這首絕句含蓄深沉而又富于變幻。前兩句一起一承,一因一果,好像比較平直。但著一“怕”字,風波頓起,情趣橫生。后面兩句圍繞著“怕”字作進一步的解說,使意境更加開拓明朗。這樣寫,前后連貫,渾然一體。其中“為有”“無端”等語委婉盡情,極富感染力。
為有創作背景
這首詩的創作時間難以精確考證,朱世英推測此詩大約寫作于公元846年(會昌六年)至851年(大中五年)之間,即李德裕罷相以后,詩人之妻王氏去世之前。這段時間李商隱個人和家庭的處境都十分艱難。“辜負香衾事早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èi yǒu
為有
wèi yǒu yún píng wú xiàn jiāo, fèng chéng hán jǐn pà chūn xiāo.
為有云屏無限嬌,鳳城寒盡怕春宵。
wú duān jià dé jīn guī xù, gū fù xiāng qīn shì zǎo cháo.
無端嫁得金龜婿,辜負香衾事早朝。
“辜負香衾事早朝”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