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訪寒梅過野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知訪寒梅過野塘”全詩
謝郎衣袖初翻雪,荀令熏爐更換香。
何處拂胸資蝶粉,幾時涂額藉蜂黃。
維摩一室雖多病,亦要天花作道場。
分類:
作者簡介(李商隱)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酬崔八早梅有贈兼示之作》李商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酬崔八早梅有贈兼示之作》是李商隱所寫的一首唐代詩詞。這首詩描述了詩人與崔八相聚賞梅的情景,表達了對友誼和美的贊美。
詩中的“知訪寒梅過野塘,久留金勒為回腸”描繪了詩人在野外游賞寒梅的情景,詩人被梅花的美麗所吸引,遲遲不愿離去。
“謝郎衣袖初翻雪,荀令熏爐更換香”描繪了詩人在與崔八共賞梅花時,相互交換禮物的情景。詩人送給崔八一上衣,衣袖上的花紋如同初降的雪花,象征著美的贈予。而詩人收到崔八送來的熏爐,更換了香料,象征著友誼和美的回贈。
“何處拂胸資蝶粉,幾時涂額藉蜂黃”描繪了詩人涂抹妝容的情景,臉上涂的蜂黃色和胸前的蝶粉都是美的象征,詩人在準備迎接賓客的同時,也展示了自己的妝容和美麗。
“維摩一室雖多病,亦要天花作道場”表達了詩人的一種境界,即無論自己多么困擾于疾病,也必然追求美的存在。這句話暗示了詩人對于美的執著和追求,將之與天花、道場相聯系。
這首詩通過對于賞梅情景的描繪,表達了友誼和美麗的贊美,展示了詩人對于美的追求和執著。整首詩節奏流暢,意象豐富,表達了詩人積極向上的心態和對美的追求。
“知訪寒梅過野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óu cuī bā zǎo méi yǒu zèng jiān shì zhī zuò
酬崔八早梅有贈兼示之作
zhī fǎng hán méi guò yě táng, jiǔ liú jīn lēi wèi huí cháng.
知訪寒梅過野塘,久留金勒為回腸。
xiè láng yī xiù chū fān xuě,
謝郎衣袖初翻雪,
xún lìng xūn lú gēng huàn xiāng.
荀令熏爐更換香。
hé chǔ fú xiōng zī dié fěn, jǐ shí tú é jí fēng huáng.
何處拂胸資蝶粉,幾時涂額藉蜂黃。
wéi mó yī shì suī duō bìng, yì yào tiān huā zuò dào chǎng.
維摩一室雖多病,亦要天花作道場。
“知訪寒梅過野塘”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