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來才命兩相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古來才命兩相妨”全詩
勸君莫強安蛇足,一盞芳醪不得嘗。
作者簡介(李商隱)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有感》李商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有感》是唐代詩人李商隱的一首詩。詩中表達了詩人對于自己才華遭遇阻礙和無法施展的感慨之情。
詩歌的中文譯文如下:
中路因循我所長,
古來才命兩相妨。
勸君莫強安蛇足,
一盞芳醪不得嘗。
詩意:
詩人在該詩中表達了自己的遭遇和感慨。詩人認為自己的才干與機遇不相符合,也就是中庸之道不適合發揮自己的才能,人們常常對于才干的命運而無法掌控。他勸誡人們不要勉強自己,不要把自己的長處削弱為了適應現實。正如詩中所說,一杯美酒不得品嘗,可見才能受限對于詩人的抱負和心跡有所限制。
賞析:
《有感》是唐代李商隱的一首意境深遠的詩作。表達了詩人對于人與機遇的關系和人生困境的思考。詩人通過運用簡練而生動的語言,表達了自己對于人生境遇的不滿和對于自身才能的嘆惋。詩中所用的"中路因循"、"古來才命兩相妨",結合"勸君莫強安蛇足"、"一盞芳醪不得嘗",巧妙地表達了詩人深深的無奈和無力感,以及對于人生理想的渴望。整首詩表達了詩人內心復雜的情感和對于人生境遇的思考,飽含了對于詩人命運和人生觀的深刻洞察,是一首具有深沉意境和思想性的優秀詩作。
“古來才命兩相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ǒu gǎn
有感
zhōng lù yīn xún wǒ suǒ zhǎng, gǔ lái cái mìng liǎng xiāng fáng.
中路因循我所長,古來才命兩相妨。
quàn jūn mò qiáng ān shé zú, yī zhǎn fāng láo bù dé cháng.
勸君莫強安蛇足,一盞芳醪不得嘗。
“古來才命兩相妨”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