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明柳暗繞天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花明柳暗繞天愁”全詩
欲問孤鴻向何處,不知身世自悠悠。
作者簡介(李商隱)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夕陽樓翻譯及注釋
翻譯
人的一生總是非常多的波折,花明柳暗之事讓人興起無限愁緒,
就像盡力登上很高的城樓才發現更高的樓還在前方。
仰望天空,萬里寂寥,只有一只孤雁在夕陽余光的映照下孑然飛去,
但到了這個時候,忽然才頓悟自己的身世原來也和這秋日的孤雁一樣孑然無助。
注釋
『在滎陽,是所知今遂寧蕭侍郎牧滎陽日作者。』
滎陽:在河南省鄭州市滎陽一帶。
是:指夕陽樓。
所知:所熟悉的人。蕭侍郎,名澣。《舊唐書·文宗紀》:"大和七年(833)三月,以給事中蕭澣為鄭州刺史,入為刑部侍郎。九年六月,貶遂州司馬。"《地理志》:"遂州遂寧郡,屬劍南東道。" 蕭澣貶遂州司馬,不久病逝,商隱作有《哭遂州蕭侍郎二十四韻》。
夕陽樓賞析
這首詩以眼前看到的景物入手,以藝術的手法來詮釋心中的愁緒和感慨,讀起來沉郁真摯,依稀在人們面前展開了一幅花明柳暗、高樓獨立、孤鴻飛翔的畫面。李商隱用他生動的筆墨,既寫出了夕陽樓的真實風景,也盡情傾訴了他的心事和渴望。
“首兩句”是倒裝語。“花明柳暗”的風景是在“上盡重城更上樓”后所見。但第二句對于第三句的“欲問孤鴻向何處”,又是順敘。可見詩人構思煉句之巧妙。像《登樂游原》一樣,詩人的身心異常疲累,靈與肉遭受著痛苦的煎熬,心靈的宇宙愁云密布,內心深處感到異乎尋常的壓抑與孤獨。所以詩人“上盡重城更上樓”時,不愿,不甘,乏力,又無可奈何,“上盡”,還要“更上”,成了一種負擔,一種難以承受的體力和精神的負擔。這與王之渙“更上一層樓”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心態。詩人登樓所見景物有二:一曰花明柳暗。二曰悠悠孤鴻。眾所周知,任何詩人描摹景物,都有他自己的獨特的審美選擇,并把選擇對象在自己的心靈中加以主觀化的熔鑄。成為詩人自己的經過改造了的景物。《夕陽樓》詩中所出現的“花明柳暗”,說明時值春色爛漫的季節,大自然本應是一派生機盎然的天地。但是李商隱卻沒有“峰回路轉”、“又一村”的那種感覺,而是把彌漫在詩人自己胸際黯淡的愁云,又轉而彌漫到“花明柳暗”的景物之上,使如許春色也蒙上了一層萬里愁云萬里凝的黯淡色彩,而且詩人胸際的愁云又放而大之,彌漫充塞到了天地間,成了“繞天愁”,此愁不同于它愁,此愁悠長、紛亂。李商隱詩在遣詞造句上是非常講究的,同一事物,他不說“柳暗花明”,而寫成“花明柳暗”,詞序排列由明而暗,而愁,以顯出情緒變化的層次,如按通常“柳暗花明”的說法,便亂而無序了。由此可見詩人對意象的關注,造境的巧妙。
詩中三 、四兩句專就望中所見孤鴻南征的情景抒慨。仰望天空,萬里寥廓,但見孤鴻一點,在夕陽余光的映照下孑然逝去。這一情景,連同詩人此刻登臨的夕陽樓,都很自然地使他聯想起被貶離去、形單影只的蕭澣,從內心深處涌出對蕭澣不幸遭際的同情和前途命運的關切,故有“欲問”之句。但方當此時,忽又頓悟自己的身世原來也和這秋空孤鴻一樣孑然無助、渺然無適,真所謂“不知身世自悠悠”了。這兩句詩的好處,主要在于它真切地表達了一種特殊人生體驗:一個同情別人不幸遭遇的人,往往未有意識到他自己原來正是亟須人們同情的不幸者;而當他一旦忽然意識到這一點時,竟發現連給予自己同情的人都不再有了 。“孤鴻”尚且有關心它的人,自己則連孤鴻也不如。這里蘊含著更深沉的悲哀,更深刻的悲劇。馮浩說三四兩句“凄惋入神 ”,也許正應從這個角度去理解。而“欲問”、“不知”這一轉跌,則正是構成“凄惋入神”的藝術風韻的重要因素。此詩體現了李商隱七絕“寄托深而措辭婉”(葉燮《原詩》)的特點。
夕陽樓創作背景
此詩大約作于大和九年(835)秋。據作者自注可知,蕭澣正在遂州。夕陽樓是大和七年(833)蕭澣在鄭州任刺史時所建。李商隱昔曾投靠蕭澣為其幕僚,因為才華過人深得蕭澣賞識,可以說有知遇之誼,故稱“所知”。大和九年六月,鄭注、李訓專權,蕭澣被貶為遂州刺史,再貶為司馬。九月,李商隱過滎陽,聞知交遠謫,而獨上夕陽樓,撫今追昔,乃有孤鴻零落,前程未卜之嘆。詩以孤鴻喻人,至于所喻何人,前人解說不同。或云自喻,或云喻蕭。“花明柳暗繞天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 yáng lóu
夕陽樓
huā míng liǔ àn rào tiān chóu, shàng jǐn zhòng chéng gèng shàng lóu.
花明柳暗繞天愁,上盡重城更上樓。
yù wèn gū hóng xiàng hé chǔ, bù zhī shēn shì zì yōu yōu.
欲問孤鴻向何處,不知身世自悠悠。
“花明柳暗繞天愁”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