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無宮戶有宮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盡無宮戶有宮鴉”全詩
猶鎖平時舊行殿,盡無宮戶有宮鴉。
分類:
作者簡介(李商隱)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舊頓(頓,宿食處也·天子行幸住宿處,亦曰頓)》李商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舊頓(頓,宿食處也·天子行幸住宿處,亦曰頓)》
唐代:李商隱
東人望幸久咨嗟,
四海于今是一家。
猶鎖平時舊行殿,
盡無宮戶有宮鴉。
中文譯文:
東方官員焦急地望著皇帝的到來,
現在四方國家都成為了一家。
住在平時所居住的行殿里,
宮門緊閉,只有宮鴉作伴。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皇帝行宮頓宿的景象。詩中描述的東方官員焦急地等待皇帝的到來,他們望著皇帝久久地嘆息。這表明他們對皇帝的到來充滿期待,因為皇帝的出巡相當于國家的統治和治理。作者通過描述皇帝行宮的狀況表達了當前國家進退兩難的局面,暗示了統治者的困境。
在第三、四句中,作者描述了行宮的狀況。行宮原本是一座規模宏大的建筑,但現在卻被鎖住,宮門緊閉。這暗示了統治者的府邸在昔日的繁華之后逐漸荒涼,與此同時,原本應該守衛宮門的侍衛,也都不在。只有一只宮鴉獨自留在行宮,顯得孤獨而凄涼。這一描寫傳達了一種莊嚴的氣氛,詩中的行宮景象反映了當時國家衰敗和內外困境的現狀。
整首詩的意境凄涼,以皇帝行宮的狀況為象征,表達了對當時國家困境和政治不穩定的憂慮與深思。通過對行宮景象的描述,展現了統治者的無奈和孤獨,也批判了當時的政治現狀。這首詩體現了李商隱獨特的寫作風格,以深沉的詞句表達復雜的心情和對社會現實的關注。
“盡無宮戶有宮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ù dùn dùn, sù shí chù yě tiān zǐ xíng xìng zhù sù chù, yì yuē dùn
舊頓(頓,宿食處也·天子行幸住宿處,亦曰頓)
dōng rén wàng xìng jiǔ zī jiē, sì hǎi yú jīn shì yī jiā.
東人望幸久咨嗟,四海于今是一家。
yóu suǒ píng shí jiù xíng diàn, jǐn wú gōng hù yǒu gōng yā.
猶鎖平時舊行殿,盡無宮戶有宮鴉。
“盡無宮戶有宮鴉”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