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抵青袍送玉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未抵青袍送玉珂”全詩
湘江竹上痕無限,峴首碑前灑幾多。
人去紫臺秋入塞,兵殘楚帳夜聞歌。
朝來灞水橋邊問,未抵青袍送玉珂。
分類:
作者簡介(李商隱)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淚》李商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淚》是李商隱的一首唐詩,表達了作者對離情別緒的思念之情。
譯文:
長久以來,我一直怨恨妝扮豐華的巷子,
離別的情緒讓我整天心思飄飛。
湘江竹上留下了無盡的傷痕,
峴首碑前我滿地流下了淚水。
人已離去,去紫臺的秋天已淹沒在塞外,
楚帳中戰爭殘留,夜晚依稀傳來歌聲。
清晨來臨,我站在灞水橋邊問候,
卻還沒到達青袍子那里,就送走了玉珂。
這首詩情感豐富,表達了作者對離別情緒的思念之情。詩中運用了一系列意象和細膩的描寫,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內心的痛苦和無奈。詩中描繪了凄美的情感畫面,讓讀者感受到離別的心情和思念之情。通過抒發離別之情,詩歌深情而凄美,令人回味無窮。
“未抵青袍送玉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èi
淚
yǒng xiàng cháng nián yuàn qǐ luó, lí qíng zhōng rì sī fēng bō.
永巷長年怨綺羅,離情終日思風波。
xiāng jiāng zhú shàng hén wú xiàn,
湘江竹上痕無限,
xiàn shǒu bēi qián sǎ jǐ duō.
峴首碑前灑幾多。
rén qù zǐ tái qiū rù sāi, bīng cán chǔ zhàng yè wén gē.
人去紫臺秋入塞,兵殘楚帳夜聞歌。
zhāo lái bà shuǐ qiáo biān wèn, wèi dǐ qīng páo sòng yù kē.
朝來灞水橋邊問,未抵青袍送玉珂。
“未抵青袍送玉珂”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