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路向皇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此路向皇都”全詩
何年歸碧落,此路向皇都。
消息期青雀,逢迎異紫姑。
腸回楚國夢,心斷漢宮巫。
從騎裁寒竹,行車蔭白榆。
星娥一去后,月姊更來無。
寡鵠迷蒼壑,羈凰怨翠梧。
惟應碧桃下,方朔是狂夫。
分類:
作者簡介(李商隱)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圣女祠》李商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圣女祠》描繪了一個尋找仙女的故事,并融入了作者對于失去的思念和對于現實的憤懣。詩中通過描繪壯麗的自然景色和神秘的仙境,表達了對于仙境的向往和對于現實的不滿。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以及詩意和賞析:
杳藹逢仙跡,
蒼茫滯客途。
何年歸碧落,
此路向皇都。
消息期青雀,
逢迎異紫姑。
腸回楚國夢,
心斷漢宮巫。
從騎裁寒竹,
行車蔭白榆。
星娥一去后,
月姊更來無。
寡鵠迷蒼壑,
羈凰怨翠梧。
惟應碧桃下,
方朔是狂夫。
譯文:
迷茫之間遇到了仙境,
蒼茫中困住了客人。
何時回到碧落,
這條路通向皇都。
期待青雀傳信,
遇到了奇異的紫姑。
心思回到楚國的夢中,
心靈破碎在漢宮中的巫妖。
騎馬經過寒冷的竹林,
行車在白皮榆樹的蔭蔽下。
星娥離去后,
月姊也無處出現。
孤獨的鶴迷失在蒼茫深谷中,
羈留的鳳凰怨念著翠梧。
忠誠的人應該在藍桃下,
方朔才是狂夫。
詩意和賞析:
該詩以詩人的浪漫情懷和對仙境的向往為主題,通過描繪壯麗的景色和神秘的仙境營造了一種幻境般的意境。詩中所描繪的仙女、青雀、紫姑、楚國夢、漢宮巫等形象都是傳說中仙境中的存在,帶有神秘和超越現實的意味。然而,詩中也透露出作者對現實的不滿和對失去的思念。詩中出現的“回碧落”和“心斷漢宮巫”等詞語都暗示了作者對于失去的思念和對于現實世界的不滿。最后,詩中提到的方朔則是一位歷史人物,他被詩人稱為狂夫,似乎在表達對于人生的不同選擇和對于詩人自己情感狀態的一種自我解讀。
整體而言,該詩將詩人對于仙境的向往和對于現實的不滿融合在一起,通過描繪壯麗的景色和神秘的仙境,表達了詩人對于幻境的追求和對于現實的無奈。詩中所使用的象征手法和音韻、意境的運用都使得整首詩詞充滿了神秘和浪漫主義色彩,給人以廣闊的想象空間。
“此路向皇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èng nǚ cí
圣女祠
yǎo ǎi féng xiān jī, cāng máng zhì kè tú.
杳藹逢仙跡,蒼茫滯客途。
hé nián guī bì luò, cǐ lù xiàng huáng dōu.
何年歸碧落,此路向皇都。
xiāo xī qī qīng què, féng yíng yì zǐ gū.
消息期青雀,逢迎異紫姑。
cháng huí chǔ guó mèng, xīn duàn hàn gōng wū.
腸回楚國夢,心斷漢宮巫。
cóng qí cái hán zhú, xíng chē yīn bái yú.
從騎裁寒竹,行車蔭白榆。
xīng é yī qù hòu, yuè zǐ gèng lái wú.
星娥一去后,月姊更來無。
guǎ gǔ mí cāng hè, jī huáng yuàn cuì wú.
寡鵠迷蒼壑,羈凰怨翠梧。
wéi yīng bì táo xià, fāng shuò shì kuáng fū.
惟應碧桃下,方朔是狂夫。
“此路向皇都”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