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塘好與月相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寒塘好與月相依”全詩
荻花村里魚標在,石蘚庭中鹿跡微。
幽徑定攜僧共入,寒塘好與月相依。
城中猘犬憎蘭佩,莫損幽芳久不歸。
分類:
作者簡介(李商隱)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贈從兄閬之》李商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從兄閬之》是唐代詩人李商隱創作的一首詩歌。詩人在悵望人間萬事違的時候,通過私書幽夢來約定忘卻塵世的瑣事。詩中描繪了荻花村里魚標清晰可見,石蘚庭中鹿跡微弱可尋的景象。詩人提到愿與僧人一同走幽徑,與寒塘上的月亮相伴。最后,詩人表達了對于城中猛犬憎惡花佩,呼吁保護幽芳,讓其能夠久留不歸。
中文譯文:
悵望人間萬事違,
私書幽夢約忘機。
荻花村里魚標在,
石蘚庭中鹿跡微。
幽徑定攜僧共入,
寒塘好與月相依。
城中猘犬憎蘭佩,
莫損幽芳久不歸。
詩意和賞析:
詩歌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塵世萬物的疏離和對清凈幽靜之地的向往。詩中的荻花村和石蘚庭,不僅刻畫了大自然的美景,還寓意了一種寧靜和深遠。詩人渴望與僧侶一同走幽徑,與月亮相依,體現了詩人對精神境界的追求和希望能夠逃離塵世的渴望。最后一句呼吁不要破壞幽芳,保護純潔美好之物。
整首詩抒發了李商隱對于現實社會的憤慨和對于純凈、寧靜之境的向往。同時,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于個人情感和人生境遇的思考和反思。詩中幽玄的意境和隱含的哲理意味,凝練而深邃,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寒塘好與月相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cóng xiōng láng zhī
贈從兄閬之
chàng wàng rén jiān wàn shì wéi, sī shū yōu mèng yuē wàng jī.
悵望人間萬事違,私書幽夢約忘機。
dí huā cūn lǐ yú biāo zài,
荻花村里魚標在,
shí xiǎn tíng zhōng lù jī wēi.
石蘚庭中鹿跡微。
yōu jìng dìng xié sēng gòng rù, hán táng hǎo yǔ yuè xiàng yī.
幽徑定攜僧共入,寒塘好與月相依。
chéng zhōng zhì quǎn zēng lán pèi, mò sǔn yōu fāng jiǔ bù guī.
城中猘犬憎蘭佩,莫損幽芳久不歸。
“寒塘好與月相依”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