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卜筑自幽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伊人卜筑自幽深”全詩
柱上雕蟲對書字,槽中瘦馬仰聽琴。
求之流輩豈易得,行矣關山方獨吟。
賒取松醪一斗酒,與君相伴灑煩襟。
分類:
作者簡介(李商隱)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復至裴明府所居》李商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復至裴明府所居》
伊人卜筑自幽深,
桂巷杉籬不可尋。
柱上雕蟲對書字,
槽中瘦馬仰聽琴。
求之流輩豈易得,
行矣關山方獨吟。
賒取松醪一斗酒,
與君相伴灑煩襟。
譯文:
在幽深的地方有一位卜筑廟宇的人,
他的住處在桂巷杉籬中不易尋找。
柱子上雕刻的蟲子與書字對視著,
槽中的瘦馬仰頭傾聽琴聲。
想要拜訪他可不容易,
他已在關山行走,獨自吟唱。
我用喝酒來打發憂愁,
與你一起飲松醪,暢灑煩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詩人李商隱拜訪裴明府的情景。裴明府是一個隱居在幽深之地的人,他的住處很難找到。在裴明府的廟宇中,柱子上雕刻著蟲子,般配著書字,象征著裴明府與書籍的親近。槽中的瘦馬仰頭傾聽琴聲,表明裴明府的精神寄托在音樂中。詩人想要拜訪裴明府,但很難得到機會。裴明府已經上路行走,獨自吟唱。為了與裴明府共度時光,詩人用喝酒來排解煩襟,希望與他一起享受喝松醪的樂趣。
這首詩展現了作者對隱士裴明府的景仰和向往。裴明府以其幽深的居所和對書籍、音樂的熱愛而聞名,詩人對他的拜訪常常很困難,因此詩中表達了一種渴望與尊重隱士生活、理解和賞識隱士個性的情感。同時,詩中流露出詩人自己的心情,以酒作為解憂的方式,希望可以與裴明府共同排解煩襟。整首詩寫景簡潔、意境深遠,表達了對隱士生活和友誼的向往與思考。
“伊人卜筑自幽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ù zhì péi míng fǔ suǒ jū
復至裴明府所居
yī rén bo zhù zì yōu shēn, guì xiàng shān lí bù kě xún.
伊人卜筑自幽深,桂巷杉籬不可尋。
zhù shàng diāo chóng duì shū zì,
柱上雕蟲對書字,
cáo zhōng shòu mǎ yǎng tīng qín.
槽中瘦馬仰聽琴。
qiú zhī liú bèi qǐ yì dé, xíng yǐ guān shān fāng dú yín.
求之流輩豈易得,行矣關山方獨吟。
shē qǔ sōng láo yī dǒu jiǔ, yǔ jūn xiāng bàn sǎ fán jīn.
賒取松醪一斗酒,與君相伴灑煩襟。
“伊人卜筑自幽深”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仄韻) 去聲二十七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