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上驛樓啼”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猿上驛樓啼”全詩
虎當官道斗,猿上驛樓啼。
繩爛金沙井,松干乳洞梯。
鄉音殊可駭,仍有醉如泥。
分類:
作者簡介(李商隱)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昭州》李商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譯文:
桂水的春天還是早,昭州的太陽已經偏西。
公路上有虎斗,驛樓上有猿猴啼。
銀繩被風吹斷,松樹的樹干變成了乳洞的階梯。
鄉音怪異而可怕,仍然有酒醉如泥的人存在。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昭州春天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鄉村生活的留戀和對社會的不滿。詩中通過描述動物的行為和自然景觀的變化,突出了鄉村與城市的差異和社會的不平等。詩人對鄉音和酒醉的描寫,意味著作者內心的孤獨和對生活的迷惘。
賞析:
《昭州》是李商隱一首形象鮮明的地方風景詩,通過描寫具體景物和自然現象,展現了作者對鄉村和自然的眷戀之情。詩中的“桂水春猶早”和“昭川日正西”暗示了春天的到來和太陽的西沉,表現出作者對自然的觀察和感受。詩中的“虎當官道斗”和“猿上驛樓啼”則是將野獸與人類活動進行對比,暗示了社會現實的殘酷和人與自然的對立。詩人通過描寫“繩爛金沙井”和“松干乳洞梯”展現了自然景觀的美麗與變幻,同時也揭示了歲月的蹉跎和人事的無常。最后,作者以“鄉音殊可駭,仍有醉如泥”作結,抒發了對鄉村生活的思念,以及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困惑。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味深遠,展現了唐代士人對社會的疑惑和對自然的熱愛之情。
“猿上驛樓啼”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āo zhōu
昭州
guì shuǐ chūn yóu zǎo, zhāo chuān rì zhèng xī.
桂水春猶早,昭川日正西。
hǔ dāng guān dào dòu, yuán shàng yì lóu tí.
虎當官道斗,猿上驛樓啼。
shéng làn jīn shā jǐng, sōng gàn rǔ dòng tī.
繩爛金沙井,松干乳洞梯。
xiāng yīn shū kě hài, réng yǒu zuì rú ní.
鄉音殊可駭,仍有醉如泥。
“猿上驛樓啼”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八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