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經白門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徒經白門伴”全詩
血滲兩枯心,情多去未得。
徒經白門伴,不見丹山客。
未待刻作人,愁多有魂魄。
誰將玉盤與,不死翻相誤。
天更闊于江,孫枝覓郎主。
昔妒鄰宮槐,道類雙眉斂。
今日繁紅櫻,拋人占長簟。
翠襦不禁綻,留淚啼天眼。
寒灰劫盡問方知,石羊不去誰相絆。
分類:
作者簡介(李商隱)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景陽宮井雙桐》李商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景陽宮井雙桐》是唐代詩人李商隱創作的一首詩詞。詩詞中描繪了一個凄涼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孤寂和無奈之情。
詩中的景象是在秋天的宮中,菱花已經干枯了,月亮在玉盤上也已被蝕去了一部分。這些景象象征著時光的流逝和愛情的凋謝。作者痛苦地描述了兩顆心中滴血的傷痕,痛感秋意的涼,遺憾地說情緒已經凋謝了。然而,望著白門,尋覓不到心中的那個人,作者愁苦地感嘆著。他抱有太多的思緒和悲傷,希望能與心愛的人相聚,卻未能如愿。
詩中還描述了宮中的紅櫻花正在開放,但作者卻被拋棄在冷寂的長簟上,無法抑制自己的悲傷,留下了淚水。綠色的絲襦無法抵擋悲傷的沖擊,破碎的聲音振動著天空。詩詞的最后幾句表達了作者對命運的無奈和苦惱。
整首詩詞以唐代宮廷為背景,描繪了作者孤獨無助的心境和對失去愛情的悲嘆。詩詞情感深沉,意境悲苦,語言華麗,表達了作者內心真實的感受。通過對景象的描寫和細膩的情感描寫,詩詞表達了一種刻骨銘心的思念和對失去愛情的無奈。
“徒經白門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ǐng yáng gōng jǐng shuāng tóng
景陽宮井雙桐
qiū gǎng líng huā gàn, yù pán míng yuè shí.
秋港菱花干,玉盤明月蝕。
xuè shèn liǎng kū xīn, qíng duō qù wèi dé.
血滲兩枯心,情多去未得。
tú jīng bái mén bàn, bú jiàn dān shān kè.
徒經白門伴,不見丹山客。
wèi dài kè zuò rén, chóu duō yǒu hún pò.
未待刻作人,愁多有魂魄。
shuí jiāng yù pán yǔ, bù sǐ fān xiāng wù.
誰將玉盤與,不死翻相誤。
tiān gèng kuò yú jiāng, sūn zhī mì láng zhǔ.
天更闊于江,孫枝覓郎主。
xī dù lín gōng huái, dào lèi shuāng méi liǎn.
昔妒鄰宮槐,道類雙眉斂。
jīn rì fán hóng yīng, pāo rén zhàn zhǎng diàn.
今日繁紅櫻,拋人占長簟。
cuì rú bù jīn zhàn, liú lèi tí tiān yǎn.
翠襦不禁綻,留淚啼天眼。
hán huī jié jǐn wèn fāng zhī,
寒灰劫盡問方知,
shí yáng bù qù shuí xiāng bàn.
石羊不去誰相絆。
“徒經白門伴”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四旱 (仄韻) 上聲十四旱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