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卿聊應召”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馬卿聊應召”全詩
歌發百花外,樂調深竹間。
鹢舟縈遠岸,魚鑰啟重關。
鶯蝶如相引,煙蘿不暇攀。
佳人啟玉齒,上客頷朱顏。
肯念沉痾士,俱期倒載還。
分類:
作者簡介(李商隱)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南潭上亭宴集以疾后至因而抒情》李商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南潭上亭宴集以疾后至因而抒情
馬卿聊應召,謝傅已登山。
歌發百花外,樂調深竹間。
鹢舟縈遠岸,魚鑰啟重關。
鶯蝶如相引,煙蘿不暇攀。
佳人啟玉齒,上客頷朱顏。
肯念沉痾士,俱期倒載還。
譯文:
在南潭上的亭子里舉行宴會,因為我病后才來,所以感嘆抒發情思。
馬卿只是應命前來,謝傅已經登山遠去。
歌聲傳到花外聽,樂調從竹間傳來。
鹢舟停泊在遠岸邊,魚鑰啟開沉重的門閂。
鶯兒和蝴蝶相互引誘,煙蘿蔓延無法攀援。
佳人啟開她的玉牙,貴客頷首展示赤紅晶瑩。
你愿意想起我這位沉痾的士人,我們定期互相攜帶著返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唐代詩人李商隱寫的一首抒發情思的作品。詩人以自己病后參加宴會為背景,表達了對遠離的友人和佳人的思念之情。
詩中首先提到馬卿(聊)只是因為應召而來,而謝傅已經登山遠去,構成了文人士大夫的集會,距離和分離的意象。接著,描繪了宴會上的歡樂景象,歌聲傳到花外,樂調從竹間傳來,增添了宴會的熱鬧氛圍。
然而,詩人的心思卻不在宴會上,而是想念遠離的友人和佳人。他描繪了遠離的景象,鹢舟停泊在遠岸邊,魚鑰啟開沉重的門閂,寓意著他與友人之間的距離。鶯兒和蝴蝶相互引誘,而他卻無法攀援,表達了他對佳人的思念之情。
最后,詩人向佳人表白自己的心思,佳人啟開她的玉牙,上客頷首展示赤紅晶瑩。他希望佳人能夠想起他,而且他們希望能夠定期相見,互相攜帶著回來,表達了對友人和佳人的期盼之情。
整首詩以宴會為背景,通過描繪環境和心境來表達了詩人的情感。通過對距離和分離的描繪,展示了他對友人和佳人的思念之情。詩人用細膩的描寫和富有感情的詞句,表現了自己的情感和內心的掙扎。
“馬卿聊應召”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án tán shàng tíng yàn jí yǐ jí hòu zhì yīn ér shū qíng
南潭上亭宴集以疾后至因而抒情
mǎ qīng liáo yìng zhào, xiè fù yǐ dēng shān.
馬卿聊應召,謝傅已登山。
gē fā bǎi huā wài, lè diào shēn zhú jiān.
歌發百花外,樂調深竹間。
yì zhōu yíng yuǎn àn, yú yào qǐ zhòng guān.
鹢舟縈遠岸,魚鑰啟重關。
yīng dié rú xiāng yǐn, yān luó bù xiá pān.
鶯蝶如相引,煙蘿不暇攀。
jiā rén qǐ yù chǐ, shàng kè hàn zhū yán.
佳人啟玉齒,上客頷朱顏。
kěn niàn chén ē shì, jù qī dào zài hái.
肯念沉痾士,俱期倒載還。
“馬卿聊應召”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八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