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墅庾村相吊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謝墅庾村相吊后”全詩
謝墅庾村相吊后,自今岐路各西東。
分類:
作者簡介(李商隱)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彭城公薨后贈杜二十七勝李十七潘二君…安平公門下》李商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中的《彭城公薨后贈杜二十七勝李十七潘二君…安平公門下》是李商隱在唐代創作的作品。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梁山兗水約從公,
兩地參差一旦空。
謝墅庾村相吊后,
自今岐路各西東。
詩意:
這首詩是李商隱寫給安平公(彭城公)薨逝后贈送給杜二十七和勝李十七、潘二君三位的詩。詩人通過描寫梁山和兗水兩地相隔,突顯了公公薨逝后的思念之情。在公公去世后,杜二十七、勝李十七和潘二君都來表示哀悼,詩人感嘆曾經的友情和相聚的時光已經一去不返,大家各自在不同的地方分道揚鑣。
賞析:
這首詩由四句組成,形式簡潔明快。通過景物的對比和描寫,展現了詩人對公公去世的痛惜之情以及友情的深厚。梁山和兗水分別代表著安平公所在的地方和詩人所在的地方,兩地相隔,正好象征了彭城公與李商隱在人生旅途上的相隔。梁山和兗水間的山川鬼斧神工,形成一道天然的分界線,與公公逝去后的分別之情相呼應。詩人以公公的離去來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而后兩句則表達了友人們到來慰問后各自遠行的情景,道出了時光易逝以及友情曲終人散的無奈和感慨。整首詩字里行間透露出唐代士人間的情誼和對逝去友情的思念。
“謝墅庾村相吊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éng chéng gōng hōng hòu zèng dù èr shí qī shèng lǐ shí qī pān èr jūn ān píng gōng mén xià
彭城公薨后贈杜二十七勝李十七潘二君…安平公門下
liáng shān yǎn shuǐ yuē cóng gōng, liǎng dì cēn cī yī dàn kōng.
梁山兗水約從公,兩地參差一旦空。
xiè shù yǔ cūn xiāng diào hòu, zì jīn qí lù gè xī dōng.
謝墅庾村相吊后,自今岐路各西東。
“謝墅庾村相吊后”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