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香千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花果香千戶”全詩
靈歸天上匹,巧遺世間人。
花果香千戶,笙竽濫四鄰。
明朝曬犢鼻,方信阮家貧。
分類:
作者簡介(李商隱)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七夕偶題》李商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七夕偶題》是唐代李商隱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七夕節的情景,表現出作者對愛情的思索和對世俗的嘲諷。
詩歌的中文譯文為:
寶婺搖珠佩,常娥照玉輪。
靈歸天上匹,巧遺世間人。
花果香千戶,笙竽濫四鄰。
明朝曬犢鼻,方信阮家貧。
詩歌中的“寶婺”指的是七夕節上牽牛星和織女星相聚的一顆星辰,稱為“寶婺星”,表示最美的愛情。第一句描述了寶婺戴著珠寶佩飾搖曳的情景,寓意著美好的愛情。而“常娥”則是織女星的別名,照耀著一個個玉輪,象征著美好的愛情一直在天空中存在。
第二句中的“靈歸天上匹”表達了愛情的高尚和超脫凡世的品質,它是屬于天上的靈魂,才會在世間這個平凡的地方遺留下來。這句話也可以理解為愛情難以被世人所珍視和理解。
第三句描繪了七夕節上的熱鬧場景,形容了人們爭相花果香的情景,表達了七夕節當天人們的喜慶和熱鬧。
最后一句揭示了作者對世俗的嘲諷和對社會現象的思考。這句話暗指明天,社會將回歸平靜,人們將繼續過日子,而七夕節的美好只是短暫的,現實中貧窮卻永遠存在。這里的“阮家貧”可能是指李商隱自己的貧困生活,也可能代表了整個社會的貧困現象。
整首詩通過對七夕節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美好愛情的追求和對社會現象的反思,展現了李商隱獨特的思考和感悟。
“花果香千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ī xī ǒu tí
七夕偶題
bǎo wù yáo zhū pèi, cháng é zhào yù lún.
寶婺搖珠佩,常娥照玉輪。
líng guī tiān shàng pǐ, qiǎo yí shì jiān rén.
靈歸天上匹,巧遺世間人。
huā guǒ xiāng qiān hù, shēng yú làn sì lín.
花果香千戶,笙竽濫四鄰。
míng cháo shài dú bí, fāng xìn ruǎn jiā pín.
明朝曬犢鼻,方信阮家貧。
“花果香千戶”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