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若尋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斷若尋環”全詩
池光不受月,野氣欲沉山。
星漢秋方會,關河夢幾還。
危弦傷遠道,明鏡惜紅顏。
古木含風久,平蕪盡日閑。
心知兩愁絕,不斷若尋環。
分類:
作者簡介(李商隱)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戲贈張書記》李商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別館里,你孤獨地躺在枕頭上,我一個人閉關在空庭中。
池塘的光芒無法照亮夜空,野氣漸漸壓低了山嶺。
星漢秋天才會相聚,長城河流的夢幾次才能實現。
危險的琴弦傷害了遙遠的道路,明鏡又可惜逝去的紅顏。
古老的樹木久久地吹著風,平靜的田野整日都無所事事。
我知道心中的兩種憂愁消失了,就像我永遠在尋找著一圈。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對時光的不同感受為主題,描繪了別館和空庭中的兩個人彼此的心境。詩中充滿了孤獨和思念之情,作者在描述自己閉關空庭時,并沒有完全遺忘遠離的張書記,而是將自己與書記之間的故事和情感穿插在描繪自然景物之中,給人以深深的感慨和思考。
詩中的別館和空庭分別代表了作者和書記的所在地,形成了明顯的對比。別館里的書記孤獨地躺在枕頭上,空庭中的作者一個人閉關,兩種不同的寂寞感強烈地呈現出來。
詩中的自然景物也帶有一種憂傷和感傷的意味。池塘中的光芒無法照亮夜空,暗示著戀人之間的分離和彼此的疏離。野氣壓低了山嶺,給人一種壓抑和沉重的氛圍。
詩中的星漢秋天會相聚、關河的夢才能實現,表達了作者對于與書記的重逢和相聚的期盼,同時也展示了作者對于時光的不同感悟和對于將來的希望。
詩中的危險的琴弦傷害了遙遠的道路,明鏡又可惜逝去的紅顏,表達了作者對于時光流逝和逝去容顏的惋惜和追憶。
詩中的古木含風久、平蕪盡日閑,展示了作者對于自然的思索和對于人生的深度思考。最后,作者通過寫道“心知兩愁絕,不斷若尋環”,表達了他對于兩種憂愁已經消失的確認和自己不斷追尋的態度。
整首詩以清新唯美的語言描繪了作者與書記之間的別離和思念,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展現出詩人的情感和內心世界,給人以深刻的共鳴和思考。
“不斷若尋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ì zèng zhāng shū jì
戲贈張書記
bié guǎn jūn gū zhěn, kōng tíng wǒ bì guān.
別館君孤枕,空庭我閉關。
chí guāng bù shòu yuè, yě qì yù chén shān.
池光不受月,野氣欲沉山。
xīng hàn qiū fāng huì, guān hé mèng jǐ hái.
星漢秋方會,關河夢幾還。
wēi xián shāng yuǎn dào, míng jìng xī hóng yán.
危弦傷遠道,明鏡惜紅顏。
gǔ mù hán fēng jiǔ, píng wú jǐn rì xián.
古木含風久,平蕪盡日閑。
xīn zhī liǎng chóu jué, bù duàn ruò xún huán.
心知兩愁絕,不斷若尋環。
“不斷若尋環”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