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諧叨客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談諧叨客禮”全詩
談諧叨客禮,休浣接冥搜。
樹好頻移榻,云奇不下樓。
豈關無景物,自是有鄉愁。
分類:
作者簡介(李商隱)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寓興》李商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寓興》
薄宦仍多病,
從知竟遠游。
談諧叨客禮,
休浣接冥搜。
樹好頻移榻,
云奇不下樓。
豈關無景物,
自是有鄉愁。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宦海浮沉,身體多病;
既然明白,便離鄉遠游。
與人談笑,侍候客人;
休息不顧,將自己沉思。
常常換榻,樹木隨處移動;
奇特的云彩,從未下到樓下。
并非因為沒有美景,
是自己心中有鄉愁。
這首詩詞以自述的方式,抒發了作者李商隱在唐朝時期的心情。他是一個身體不佳的官員,受盡宦海的浮沉之苦。雖然他在官場中學到了一些見識,但他最終還是離開了這個世界,獨自遠游。他跟別人談笑,客氣地招待客人,但他內心并不安寧,經常陷入自己的悲傷思緒中。
詩詞中描述了他居住的環境,床榻常常換位置,樹木景致變化多端,但奇特的云朵卻從未降臨到他所居住的樓房。他并不是說沒有美景可觀賞,而是他的心中始終存在著對家鄉的思念和鄉愁之情。
這首詩詞展現了李商隱內心的憂傷和孤寂,通過對宦海生涯的總結,表達了對家鄉的深深思念和對現實的無奈。整首詩詞寫景不多,更加注重運用意象和感受,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
“談諧叨客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ù xìng
寓興
báo huàn réng duō bìng, cóng zhī jìng yuǎn yóu.
薄宦仍多病,從知竟遠游。
tán xié dāo kè lǐ, xiū huàn jiē míng sōu.
談諧叨客禮,休浣接冥搜。
shù hǎo pín yí tà, yún qí bù xià lóu.
樹好頻移榻,云奇不下樓。
qǐ guān wú jǐng wù, zì shì yǒu xiāng chóu.
豈關無景物,自是有鄉愁。
“談諧叨客禮”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八薺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