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多簪組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常多簪組客”全詩
此地堪終日,開門見數峰。
苔新禽跡少,泉冷樹陰重。
師意如山里,空房曉暮鐘。
分類:
作者簡介(劉得仁)
劉得仁(約公元八三八年前后在世),唐朝時期作家,字、里、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文宗開成中前后在世。相傳他是公主之子。長慶中,(公元八二三年左右)即有詩名。自開成至大中四朝,昆弟以貴戚皆擢顯位,獨得仁出入舉場三十年,竟無所成。得仁著有詩集一卷,《新唐書藝文志》傳于世。
《青龍寺僧院》劉得仁 翻譯、賞析和詩意
《青龍寺僧院》是一首唐代的詩歌,由劉得仁創作。詩人描述了一個僧院的景象。
詩中提到,“常多簪組客,非獨看高松”,意思是常有游客來這里,而不僅僅是為了欣賞那高大的松樹。這里指的是青龍寺僧院。
詩人接著寫道,“此地堪終日,開門見數峰”,這個地方可以一整天都待在這里,只需推開門就能看到幾座山峰。這里的景色美麗,令人陶醉。
接下來,詩人描述了青龍寺僧院的一些細節:“苔新禽跡少,泉冷樹陰重”。苔蘚新生,鳥類的痕跡稀少,泉水涼冽,樹木的陰影重重。這些描繪增加了詩中的意境,使讀者能更加感受到僧院的恬靜和幽雅。
最后一句“師意如山里,空房曉暮鐘”表達了住在僧院的和尚們深入禪定的狀態。他們的思緒如同山間的靜謐,而空蕩蕩的房間中唯有黃昏的鐘聲。這句詩帶給讀者一種寧靜、悠閑的感覺。
總體來說,這首詩以簡練的文字描繪出了一座僧院的美景和寧靜的氛圍。通過描寫細節,詩人使讀者感受到了那里的靜謐和寧靜,又展現了佛門修行者與世界的距離和內心的深沉。
“常多簪組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īng lóng sì sēng yuàn
青龍寺僧院
cháng duō zān zǔ kè, fēi dú kàn gāo sōng.
常多簪組客,非獨看高松。
cǐ dì kān zhōng rì, kāi mén jiàn shù fēng.
此地堪終日,開門見數峰。
tái xīn qín jī shǎo, quán lěng shù yīn zhòng.
苔新禽跡少,泉冷樹陰重。
shī yì rú shān lǐ, kōng fáng xiǎo mù zhōng.
師意如山里,空房曉暮鐘。
“常多簪組客”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