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日有流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終日有流水”全詩
終日有流水,經年無到人。
溪云常欲雨,山洞別開春。
自得仙家術,栽松獨養真。
分類:
作者簡介(劉得仁)
劉得仁(約公元八三八年前后在世),唐朝時期作家,字、里、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文宗開成中前后在世。相傳他是公主之子。長慶中,(公元八二三年左右)即有詩名。自開成至大中四朝,昆弟以貴戚皆擢顯位,獨得仁出入舉場三十年,竟無所成。得仁著有詩集一卷,《新唐書藝文志》傳于世。
《題王處士山居》劉得仁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王處士山居》是唐代劉得仁創作的一首詩詞。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茅堂深入山谷,與世隔絕。整天都有流水聲,經年累月無人到訪。溪水上空常常彌漫著云霧,山洞也在春天里重新敞開。我自得仙家之術,栽植松樹獨自養活真道。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的山居生活。茅堂深藏在山谷之中,與外界隔絕。在這里,作者能夠時刻聽到悠揚的流水聲,度過了很多歲月卻沒有人前來拜訪。溪水上空彌漫著稀薄的云霧,山洞也在春天里重新顯露出來。作者自得仙家術,以此栽植松樹,并專心養活真實的道。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過著與世隔絕的山居生活,追求一種清靜和內心的寧靜。他在這樣的環境中,專心修煉道家的思想,追求真理的道路。通過觀察大自然的每一個細節,作者感受到了宇宙的美妙和生命的深意。
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王處士深山隱居的生活。茅堂深入山谷中,遠離塵世喧囂,體驗寧靜的生活。整天都有清澈的流水聲伴隨,而這里卻很少有人到訪。詩人用"溪云常欲雨"和"山洞別開春"這兩句表達了自然的變幻,反映了山中四季不同的景色和氣候變化。此外,詩人還強調了自己在這種環境中修煉仙術的從容,在這個環境中專注于修養自己的內心和靜心修煉。最后一句"自得仙家術,栽松獨養真"表達了作者在山居生活中追求真理和修煉自我的決心和信念。
整首詩意優美,用自然景物描繪山居生活的美好和寧靜。通過這首詩詞,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對山居生活的向往和對自然的敬畏,以及他追尋真理和修行的堅定信念。這首詩詞帶給人們一種靜謐、恬靜的感覺,同時也鼓勵人們在紛繁的世界中尋找內心的寧靜和真理。
“終日有流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wáng chǔ shì shān jū
題王處士山居
máo táng rù gǔ yuǎn, lín àn jué qí lín.
茅堂入谷遠,林暗絕其鄰。
zhōng rì yǒu liú shuǐ, jīng nián wú dào rén.
終日有流水,經年無到人。
xī yún cháng yù yǔ, shān dòng bié kāi chūn.
溪云常欲雨,山洞別開春。
zì dé xiān jiā shù, zāi sōng dú yǎng zhēn.
自得仙家術,栽松獨養真。
“終日有流水”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