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詩誰索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有詩誰索和”全詩
有詩誰索和,無酒可賒斟。
門列晴峰色,堂開古木陰。
何因駐清聽,惟恐日西沉。
分類:
作者簡介(劉得仁)
劉得仁(約公元八三八年前后在世),唐朝時期作家,字、里、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文宗開成中前后在世。相傳他是公主之子。長慶中,(公元八二三年左右)即有詩名。自開成至大中四朝,昆弟以貴戚皆擢顯位,獨得仁出入舉場三十年,竟無所成。得仁著有詩集一卷,《新唐書藝文志》傳于世。
《夏日通濟里居酬諸先輩見訪》劉得仁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夏日通濟里居酬諸先輩見訪》是唐代詩人劉得仁的作品。這首詩詞描寫了夏日里劉得仁迎接各位前輩來訪的場景,表達了他對前輩的敬重和傾聽他們教誨的心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君子相隔遙遠,一同來到我家。有詩不能陪和,無酒可借待。門外是明峰的美景,大廳散發古木的清涼。為什么我要停下聆聽,只因怕太陽西下沉。
詩詞的詩意:詩人劉得仁在夏日里迎接各位前輩的來訪,表示對他們的敬重和重視。盡管他不會陪和對方的詩句,也沒有酒款待他們,但他仍然竭誠歡迎。他將門外的美景和家中的古木清涼與前輩的到來相映成趣,同時表示他贊嘆而戒備地傾聽前輩的教誨,生怕時間過得太快。
詩詞的賞析: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夏日里劉得仁迎接前輩來訪的情景,展示了對前輩的敬重和傾聽他們教誨的心情。詩人運用簡練的語言描繪了門外的晴峰和堂上的古木,給人一種清涼宜人的感覺。同時,詩人通過"君子遠相尋,聯鑣到敝林"的描述,表達了對前輩的敬仰之情。詩人雖然不能陪和前輩的詩句,也沒有酒款待他們,但他仍然竭誠歡迎,表現了他對前輩的尊重和禮待。"惟恐日西沉"表達了詩人對時間流逝的惋惜和珍惜,不愿意浪費與前輩相處的時光。整首詩詞通過描繪細膩的場景和真摯的情感,表達了詩人對前輩的尊敬和對時光的珍惜之情。
“有詩誰索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à rì tōng jì lǐ jū chóu zhū xiān bèi jiàn fǎng
夏日通濟里居酬諸先輩見訪
jūn zǐ yuǎn xiāng xún, lián biāo dào bì lín.
君子遠相尋,聯鑣到敝林。
yǒu shī shuí suǒ hé, wú jiǔ kě shē zhēn.
有詩誰索和,無酒可賒斟。
mén liè qíng fēng sè, táng kāi gǔ mù yīn.
門列晴峰色,堂開古木陰。
hé yīn zhù qīng tīng, wéi kǒng rì xī chén.
何因駐清聽,惟恐日西沉。
“有詩誰索和”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仄韻) 去聲二十一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