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山離楚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眾山離楚上”全詩
眾山離楚上,孤棹宿吳西。
渚客留僧語,籠猿失子啼。
到家冬即是,荷盡若耶溪。
分類:
作者簡介(劉得仁)
劉得仁(約公元八三八年前后在世),唐朝時期作家,字、里、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文宗開成中前后在世。相傳他是公主之子。長慶中,(公元八二三年左右)即有詩名。自開成至大中四朝,昆弟以貴戚皆擢顯位,獨得仁出入舉場三十年,竟無所成。得仁著有詩集一卷,《新唐書藝文志》傳于世。
《送越客歸》劉得仁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越客歸》中文譯文:
霜薄東南地,
江楓落未齊。
眾山離楚上,
孤棹宿吳西。
渚客留僧語,
籠猿失子啼。
到家冬即是,
荷盡若耶溪。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冬天送別越地客人歸鄉的景象。
詩的第一句“霜薄東南地”,意指冬天的霜已經薄弱,東南地區的寒冷也開始緩解。接下來的“江楓落未齊”,描繪了江邊楓樹的葉子還沒有完全落盡,暗示著冬季將近的時候。
第三句“眾山離楚上”,表達了詩人所處的位置,離開了楚地的眾山。第四句“孤棹宿吳西”,描述了貴客的船只在吳地(現在的江蘇地區)停宿。
接下來的兩句“渚客留僧語,籠猿失子啼”,描寫了渚客在歸途中停下來與僧人聊天的情景,同時還聽到了籠中猿猴為失去了兒女而哀鳴的聲音。
最后兩句“到家冬即是,荷盡若耶溪”,表達了送客歸鄉之后,詩人自己也感受到了冬天的臨近,暗示著荷葉也即將在若耶溪中凋零。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冬天的景象,以及越地歸客的離別和歸程中的一些情景,表達了作者離愁別緒和對歸家的向往之情。同時通過對大自然景色的描寫,也反映出了時間的流逝和季節更迭的變化。
“眾山離楚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yuè kè guī
送越客歸
shuāng báo dōng nán dì, jiāng fēng luò wèi qí.
霜薄東南地,江楓落未齊。
zhòng shān lí chǔ shàng, gū zhào sù wú xī.
眾山離楚上,孤棹宿吳西。
zhǔ kè liú sēng yǔ, lóng yuán shī zi tí.
渚客留僧語,籠猿失子啼。
dào jiā dōng jí shì, hé jǐn ruò yé xī.
到家冬即是,荷盡若耶溪。
“眾山離楚上”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