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岐恨有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臨岐恨有馀”全詩
及道須相別,臨岐恨有馀。
梁園飛楚鳥,汴水走淮魚。
眾說裁軍檄,陳琳遠不如。
分類:
作者簡介(劉得仁)
劉得仁(約公元八三八年前后在世),唐朝時期作家,字、里、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文宗開成中前后在世。相傳他是公主之子。長慶中,(公元八二三年左右)即有詩名。自開成至大中四朝,昆弟以貴戚皆擢顯位,獨得仁出入舉場三十年,竟無所成。得仁著有詩集一卷,《新唐書藝文志》傳于世。
《送蔡京侍御赴大梁幕》劉得仁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蔡京侍御赴大梁幕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這首詩是唐代劉得仁的《送蔡京侍御赴大梁幕》。詩中表達了詩人對蔡京的離別之情,同時也于詩中對當時政治局勢作了一番點評。
詩的中文譯文大意如下:
同城的朋友多之間,常常會面也是很少。
要各自上道分別,分手時的遺憾多余。
梁園中飛來楚地的鳥兒,汴水中游過淮河的魚。
眾人議論著削減軍備的檄文,陳琳的遠見未如蔡京。
這首詩整體抒發了詩人與蔡京分別的情感,同時也對政治局勢發表了一些觀點。詩中所談的梁園、汴水、陳琳等事物都隱喻著當時的政治環境,但由于歷史背景的限制,對這一方面的理解需要相關知識支持。
整首詩以離別為主線,表露出詩人對蔡京離別的遺憾之情。同城各多故,會面亦稀疏,詩中描繪了同城朋友很多但交往較少的情景,加強了詩人和蔡京之間的別離感。"及道須相別,臨岐恨有馀"這兩句詩形容了分別時無法盡釋的遺憾之情。
詩中表達了對當時政治局勢的一些觀點,例如提到梁園飛楚鳥,暗指當時的官場和政治紛亂。汴水走淮魚則暗指社會動蕩的局勢。最后一句眾說裁軍檄,陳琳遠不如表達了對陳琳的批評,認為陳琳在對政策決策和政治局勢的把握上不如蔡京。
整首詩意蘊含深遠,通過描繪離別的情感和對政治局勢的述評,展示了詩人對時代和人生的思考。同時,詩中也運用了一些意象,給形容事物賦予了新的意義,增強了詩意的含義。
“臨岐恨有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cài jīng shì yù fù dà liáng mù
送蔡京侍御赴大梁幕
tóng chéng gè duō gù, huì miàn yì xī shū.
同城各多故,會面亦稀疏。
jí dào xū xiāng bié, lín qí hèn yǒu yú.
及道須相別,臨岐恨有馀。
liáng yuán fēi chǔ niǎo, biàn shuǐ zǒu huái yú.
梁園飛楚鳥,汴水走淮魚。
zhòng shuō cái jūn xí, chén lín yuǎn bù rú.
眾說裁軍檄,陳琳遠不如。
“臨岐恨有馀”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