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處歷千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分處歷千林”全詩
爰有泉堪挹,閑思日可尋。
來聞鳴滴滴,照竦碧沈沈。
幾脈成溪壑,何人測淺深。
澄時無一物,分處歷千林。
凈溉靈根藥,涼浮玉翅禽。
飲疑蠲宿疾,見自失煩襟。
僧共云前瀨,龍和月下吟。
疊光輕吹動,徹底曉霞侵。
不用頻游去,令君少進心。
作者簡介(劉得仁)
劉得仁(約公元八三八年前后在世),唐朝時期作家,字、里、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文宗開成中前后在世。相傳他是公主之子。長慶中,(公元八二三年左右)即有詩名。自開成至大中四朝,昆弟以貴戚皆擢顯位,獨得仁出入舉場三十年,竟無所成。得仁著有詩集一卷,《新唐書藝文志》傳于世。
《和鄭校書夏日游鄭泉》劉得仁 翻譯、賞析和詩意
譯文:
太虛景色威嚴懸掛,古木蓬萊青蔭掩藏。
此處有泉可供人取水,閑時思索可找到。
聽到泉水滴答滴答的聲音,照射下一片碧沉沉。
幾條水脈形成溪壑,誰能測得其淺深。
澄凈時不見一物,分處于千萬樹木之間。
清泉滋潤靈根藥草,涼爽的水中浮動著玉翅禽。
飲之可消除宿疾,一見之下煩襟盡失。
僧人們在此共同吟唱,龍和月亮在下面吟誦。
輕風吹動水面的光芒,完全被晨曦的霞光所侵入。
不必頻繁地遠游他處,愿你少一些紛雜的心思。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夏日鄭泉景色為寫作背景,以描繪清涼宜人的泉水和周圍的自然風光。詩人以簡潔的語言和形象的描寫表達了對清涼泉水的向往和對自然景色的贊美。整首詩以自然景色為主題,揭示了人們在忙碌的生活中尋求清靜心靈的渴望。
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自然意象,如“太虛景色”、“古木蔽清陰”、“泉堪挹”、“竦碧沈沈”等,使詩情更加鮮活、生動。泉水象征著清涼和清潔,使人身心舒暢,同時也寓意著人們對內心的理解和平靜。詩人通過描繪清涼的泉水和周圍美麗的自然景色,表達了享受自然之美、追求內心寧靜和舒適的情感。詩人還以自己的親身感受,表達了他對這片清涼環境的喜愛和向往。
整首詩意境清新、自然,語言簡練、生動,通過描寫清涼宜人的泉水和周圍的自然景色,表達了對內心寧靜和舒適的向往。這首詩詞以其簡潔明快的語言和鮮活的意象,將美好的自然景色和人們對寧靜的追求相結合,給讀者帶來一種清涼宜人的感覺。它不僅展現了自然之美,也帶給人們一種心靈上的慰藉和放松。
“分處歷千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zhèng jiào shū xià rì yóu zhèng quán
和鄭校書夏日游鄭泉
tài xū xuán wèi jǐng, gǔ mù bì qīng yīn.
太虛懸畏景,古木蔽清陰。
yuán yǒu quán kān yì, xián sī rì kě xún.
爰有泉堪挹,閑思日可尋。
lái wén míng dī dī, zhào sǒng bì shěn shěn.
來聞鳴滴滴,照竦碧沈沈。
jǐ mài chéng xī hè, hé rén cè qiǎn shēn.
幾脈成溪壑,何人測淺深。
chéng shí wú yī wù, fēn chǔ lì qiān lín.
澄時無一物,分處歷千林。
jìng gài líng gēn yào, liáng fú yù chì qín.
凈溉靈根藥,涼浮玉翅禽。
yǐn yí juān sù jí, jiàn zì shī fán jīn.
飲疑蠲宿疾,見自失煩襟。
sēng gòng yún qián lài, lóng hé yuè xià yín.
僧共云前瀨,龍和月下吟。
dié guāng qīng chuī dòng, chè dǐ xiǎo xiá qīn.
疊光輕吹動,徹底曉霞侵。
bù yòng pín yóu qù, lìng jūn shǎo jìn xīn.
不用頻游去,令君少進心。
“分處歷千林”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