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覽馀封識嵊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更覽馀封識嵊州”全詩
樹色老依官舍晚,溪聲涼傍客衣秋。
南巖氣爽橫郛郭,天姥云晴拂寺樓。
日暮不堪還上馬,蓼花風起路悠悠。
分類:
作者簡介(薛逢)

薛逢,字陶臣,蒲洲河東(今山西永濟縣)人,會昌元年(公元八四一)進士。歷侍御史、尚書郎。因恃才傲物,議論激切,屢忤權貴,故仕途頗不得意。《全唐詩》收錄其詩一卷。《舊唐書》卷一九零,《新唐書》卷二零三皆有傳。
《早發剡山(一作趙嘏詩)》薛逢 翻譯、賞析和詩意
《早發剡山(一作趙嘏詩)》是唐代薛逢所作的一首詩。詩中描繪了作者清晨離開剡山,沿途觀賞山水景色的情景。
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
早離開剡山之時,
心中何謝俯長流。
看過已離開的景點,
體驗了嵊州的殘馀。
樹木枯黃棲官舍,
溪水聲音拂涼衣。
南巖清爽橫郛郭,
天姥云晴拂寺樓。
太陽已近黃昏時,
不愿再上馬回家,
蓼花在風中搖曳,
路途漫漫,無邊無際。
這首詩以作者早晨離開剡山的場景為中心,通過描繪作者沿途所見所感,表現出他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旅途的感慨。在離開前,作者欣賞了馀封,也就是之前訪問過的地方,領悟到了嵊州的特點。在歸途中,作者注意到樹木已經變得枯黃,溪水的響聲輕拂著涼爽的衣袖。南巖的氣氛令人心曠神怡,清爽的空氣擴散到遠處的城郭。雖然已經是傍晚時分,作者不愿意急于回家,而是選擇悠閑地騎馬走上漫長的回程路,一路上看到的蓼花隨風搖曳,給他帶來無盡的遐想和回憶。
整首詩以舒緩的節奏,細膩的描寫和深情的敘述展現出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流連忘返的心情。通過景色和感受的描繪,詩中表達了對自然的敬畏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愿望。同時,作者也將旅行中的心情與讀者共鳴,給人一種寧靜、恬淡之感。
“更覽馀封識嵊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ǎo fā shàn shān yī zuò zhào gǔ shī
早發剡山(一作趙嘏詩)
zhèng huái hé xiè fǔ cháng liú, gèng lǎn yú fēng shí shèng zhōu.
正懷何謝俯長流,更覽馀封識嵊州。
shù sè lǎo yī guān shě wǎn,
樹色老依官舍晚,
xī shēng liáng bàng kè yī qiū.
溪聲涼傍客衣秋。
nán yán qì shuǎng héng fú guō, tiān mǔ yún qíng fú sì lóu.
南巖氣爽橫郛郭,天姥云晴拂寺樓。
rì mù bù kān hái shàng mǎ, liǎo huā fēng qǐ lù yōu yōu.
日暮不堪還上馬,蓼花風起路悠悠。
“更覽馀封識嵊州”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