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云高鳥俱無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幽云高鳥俱無事”全詩
人情已覺春長在,溪戶仍將水共閑。
曉色入樓紅藹藹,夜聲尋砌碧潺潺。
幽云高鳥俱無事,晚伴西風醉客還。
溪樹參差綠可攀,謝家云水滿東山。
能忘天上他年貴,來結林中一日閑。
醉叩玉盤歌裊裊,暖鳴幽澗鳥關關。
觥籌不盡須歸去,路在春風縹緲間。
作者簡介(趙嘏)

趙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陽(今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人, 約生于憲宗元和元年(806). 年輕時四處游歷, 大和七年預省試進士下第, 留寓長安多年, 出入豪門以干功名, 其間似曾遠去嶺表當了幾年幕府。 后回江東, 家于潤州(今鎮江). 會昌四年進士及第, 一年后東歸。 會昌末或大中初復往長安, 入仕為渭南尉。 約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詩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絕最多且較出色。
《宛陵寓居上沈大夫二首》趙嘏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宛陵寓居上沈大夫二首》的中文譯文為:
滿耳歌謠滿眼山,
宛陵城郭翠微間。
人情已覺春長在,
溪戶仍將水共閑。
曉色入樓紅藹藹,
夜聲尋砌碧潺潺。
幽云高鳥俱無事,
晚伴西風醉客還。
溪樹參差綠可攀,
謝家云水滿東山。
能忘天上他年貴,
來結林中一日閑。
醉叩玉盤歌裊裊,
暖鳴幽澗鳥關關。
觥籌不盡須歸去,
路在春風縹緲間。
這首詩詞以宛陵寓居上沈大夫為題,是唐代趙嘏贊美宛陵山水的作品。下面對這首詩詞進行賞析:
此詩描繪了宛陵山水的美景,以及作者在此地的生活態度和感受。詩中以“滿耳歌謠”和“滿眼山”這兩個描寫手法,生動地表達了宛陵山水豐饒的景色。宛陵城郭的翠綠與山水交相輝映,給人以美好的感覺。
詩中還提到“人情已覺春長在”,表現了作者對人間美好事物的洞察力。他感受到春天的永恒存在,并與溪戶一起分享水的寧靜與閑適。
從字面上看,詩中的“曉色入樓紅藹藹”和“夜聲尋砌碧潺潺”形象地描繪了早晨和夜晚的景色。詩中還提到“幽云高鳥俱無事”,意味著山中的幽靜與寧謐,再加上晚上迎風歸來的醉客,給人以悠閑自得之感。
詩中的“溪樹參差綠可攀”和“謝家云水滿東山”展示了宛陵山水的美態,讓人想象著攀樹和漫步其中的場景。此外,作者用“能忘天上他年貴,來結林中一日閑”表達了對名利的背棄,更愿意享受林中的閑適日子。
最后一段以“醉叩玉盤歌裊裊,暖鳴幽澗鳥關關”描繪了歡樂的氣氛,而詩的結尾“觥籌不盡須歸去,路在春風縹緲間”中透露出人們歡聚一堂,享受美景之余,仍然會面對離別和歸程。
總體來說,這首詩以細膩的詞句描繪了宛陵山水的美景,同時展現了作者對世間事物的洞察和對閑適生活的追求。詩詞體現了作者對自然美和人情世故的感悟,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幽云高鳥俱無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líng yù jū shàng shěn dài fū èr shǒu
宛陵寓居上沈大夫二首
mǎn ěr gē yáo mǎn yǎn shān, wǎn líng chéng guō cuì wēi jiān.
滿耳歌謠滿眼山,宛陵城郭翠微間。
rén qíng yǐ jué chūn zhǎng zài,
人情已覺春長在,
xī hù réng jiāng shuǐ gòng xián.
溪戶仍將水共閑。
xiǎo sè rù lóu hóng ǎi ǎi, yè shēng xún qì bì chán chán.
曉色入樓紅藹藹,夜聲尋砌碧潺潺。
yōu yún gāo niǎo jù wú shì, wǎn bàn xī fēng zuì kè hái.
幽云高鳥俱無事,晚伴西風醉客還。
xī shù cēn cī lǜ kě pān, xiè jiā yún shuǐ mǎn dōng shān.
溪樹參差綠可攀,謝家云水滿東山。
néng wàng tiān shàng tā nián guì,
能忘天上他年貴,
lái jié lín zhōng yī rì xián.
來結林中一日閑。
zuì kòu yù pán gē niǎo niǎo, nuǎn míng yōu jiàn niǎo guān guān.
醉叩玉盤歌裊裊,暖鳴幽澗鳥關關。
gōng chóu bù jìn xū guī qù, lù zài chūn fēng piāo miǎo jiān.
觥籌不盡須歸去,路在春風縹緲間。
“幽云高鳥俱無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