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來供帳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由來供帳華”全詩
亭逢李廣騎,門接邵平瓜。
原野煙氛匝,關河游望賒。
白云斷巖岫,綠草覆江沙。
詔賜扶陽宅,人榮御史車。
灞池一相送,流涕向煙霞。
分類:
作者簡介(楊炯)

楊炯(650年-692年),漢族,弘農華陰(今屬陜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詩人,初唐四杰之一。顯慶六年(公元661年),年僅11歲的楊炯被舉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應制舉及第,授校書郎。后又任崇文館學士,遷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年),降官為梓州司法參軍。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陽宮中習藝館。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縣令,吏治以嚴酷著稱,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稱他為“楊盈川”。
《送李庶子致仕還洛》楊炯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李庶子致仕還洛》是唐代楊炯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我的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此地傾城日,由來供帳華。
亭逢李廣騎,門接邵平瓜。
原野煙氛匝,關河游望賒。
白云斷巖岫,綠草覆江沙。
詔賜扶陽宅,人榮御史車。
灞池一相送,流涕向煙霞。
詩意:
這首詩是為了送別李庶子離開洛陽而寫的。詩人抒發了對離別的感傷和對李庶子的贊美之情。詩中描繪了離別時的場景和李庶子的榮耀,表達了對他的祝福和感激之情。
賞析:
這首詩以洛陽為背景,描述了離別時的場景。詩人在描繪景物時運用了瑰麗的修辭手法,通過“此地傾城日,由來供帳華”表達了洛陽的繁華和辭職之事的重要性。接著,詩人描繪了與李庶子相會的情景,李庶子騎著美麗的馬匹,進門時邵平瓜(一種形狀特別的蔬菜)前來迎接,這些都象征著他的榮耀和地位。
接下來,詩人描述了離別時的景象。原野上煙霧彌漫,關河之間游望著離去,白云掩映著巖岫,綠草遮蓋著江沙。通過這些景物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李庶子的離去的傷感之情。
最后,詩人描述了李庶子回到鄉間的情景。他受到皇帝的賞賜,得到了扶陽宅,并由御史的車輛接送。而灞池則成為了送別的場景,詩人含淚目送李庶子離去。
全詩以豪情放達的筆法,描繪了離別時的傷感和對李庶子的贊美之情。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精細的描寫,將景物與情感相結合,使詩詞更富有情感和藝術感。
“由來供帳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lǐ shù zǐ zhì shì hái luò
送李庶子致仕還洛
cǐ dì qīng chéng rì, yóu lái gōng zhàng huá.
此地傾城日,由來供帳華。
tíng féng lǐ guǎng qí, mén jiē shào píng guā.
亭逢李廣騎,門接邵平瓜。
yuán yě yān fēn zā, guān hé yóu wàng shē.
原野煙氛匝,關河游望賒。
bái yún duàn yán xiù, lǜ cǎo fù jiāng shā.
白云斷巖岫,綠草覆江沙。
zhào cì fú yáng zhái, rén róng yù shǐ chē.
詔賜扶陽宅,人榮御史車。
bà chí yī xiāng sòng, liú tì xiàng yān xiá.
灞池一相送,流涕向煙霞。
“由來供帳華”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