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鞭柳色微遮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映鞭柳色微遮水”全詩
映鞭柳色微遮水,隨步花枝欲礙山。
暖泛鳥聲來席上,醉從詩句落人間。
此時失意哀吟客,更覺風流不可攀。
分類:
作者簡介(趙嘏)

趙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陽(今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人, 約生于憲宗元和元年(806). 年輕時四處游歷, 大和七年預省試進士下第, 留寓長安多年, 出入豪門以干功名, 其間似曾遠去嶺表當了幾年幕府。 后回江東, 家于潤州(今鎮江). 會昌四年進士及第, 一年后東歸。 會昌末或大中初復往長安, 入仕為渭南尉。 約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詩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絕最多且較出色。
《和令狐補闕春日獨游西街》趙嘏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令狐補闕春日獨游西街
左掖初辭近侍班,
馬嘶尋得過街閑。
映鞭柳色微遮水,
隨步花枝欲礙山。
暖泛鳥聲來席上,
醉從詩句落人間。
此時失意哀吟客,
更覺風流不可攀。
詩詞中文譯文:
離開朝廷的座位之后,
馬嘶聲尋找過街的空閑。
鞭子映射出柔嫩的柳枝,微微掩蓋了水面,
隨著腳步,花枝欲礙行山。
暖風中浮動著鳥兒的聲音,飄到我的席上,
沉醉其中,詩句輕散在人間。
此刻,我失意地悲傷吟唱,
更加感到風華無法追求。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走馬游街的方式表達了作者離開宮廷后的心情。在離開宮廷的時候,作者感到自由自在,好似過街閑人,沒有了朝廷束縛。詩中描繪了柳色和花枝,顯示了春日的美麗景色。鳥兒的鳴叫聲和溫暖的微風,使詩人陶醉其中。然而,詩人的心情卻是失意的,他感到自己無法達到風流的境地。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生動的形象描繪了作者離開朝廷后的心境,抒發了失意和自嘲的情緒。詩中的景物描寫鮮活且具有情感,給人以愉悅和共鳴之感。同時,通過對風流的追求的無奈,也表現了作者對命運的感慨和對現實的思考。這首詩展現了唐代文人士子對逐風流逐逐逐逐逐逐逐逐流逐逐逐流逐逐逐流逐逐逐逐逐逐逐流逐逐流的無奈和追求。
“映鞭柳色微遮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líng hú bǔ quē chūn rì dú yóu xī jiē
和令狐補闕春日獨游西街
zuǒ yē chū cí jìn shì bān, mǎ sī xún dé guò jiē xián.
左掖初辭近侍班,馬嘶尋得過街閑。
yìng biān liǔ sè wēi zhē shuǐ,
映鞭柳色微遮水,
suí bù huā zhī yù ài shān.
隨步花枝欲礙山。
nuǎn fàn niǎo shēng lái xí shàng, zuì cóng shī jù luò rén jiān.
暖泛鳥聲來席上,醉從詩句落人間。
cǐ shí shī yì āi yín kè, gèng jué fēng liú bù kě pān.
此時失意哀吟客,更覺風流不可攀。
“映鞭柳色微遮水”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