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安歸去秣陵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問安歸去秣陵西”全詩
郡斜楊柳春風岸,山映樓臺明月溪。
江上詩書懸素業,日邊門戶倚丹梯。
一枝攀折回頭是,莫向清秋惜馬蹄。
作者簡介(趙嘏)

趙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陽(今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人, 約生于憲宗元和元年(806). 年輕時四處游歷, 大和七年預省試進士下第, 留寓長安多年, 出入豪門以干功名, 其間似曾遠去嶺表當了幾年幕府。 后回江東, 家于潤州(今鎮江). 會昌四年進士及第, 一年后東歸。 會昌末或大中初復往長安, 入仕為渭南尉。 約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詩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絕最多且較出色。
《送裴延翰下第歸覲滁州》趙嘏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裴延翰下第歸覲滁州
失意何曾恨解攜,
問安歸去秣陵西。
郡斜楊柳春風岸,
山映樓臺明月溪。
江上詩書懸素業,
日邊門戶倚丹梯。
一枝攀折回頭是,
莫向清秋惜馬蹄。
中文譯文:
送裴延翰下第歸覲滁州
失意何曾恨解攜,
心情失意為何要恨別離,
問安歸去秣陵西。
向他詢問安好,去秣陵的路上西行。
郡斜楊柳春風岸,
郡城斜倚楊柳,春風拂過岸邊。
山映樓臺明月溪。
山巒與樓臺相映,明亮的月光灑在溪水上。
江上詩書懸素業,
江上掛著詩文和讀書之余產生的素業成果,
日邊門戶倚丹梯。
門戶倚靠在紅梯旁邊,日光透過。
一枝攀折回頭是,
攀折一枝花回頭再看,
莫向清秋惜馬蹄。
不要對于清秋美景執著不舍,這樣會錯過短暫而美麗的時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趙嘏寫給裴延翰的送別詩。詩人以優美的語言描繪了別離時的心情和對于美好事物的贊美。
詩的前兩句表達了詩人的情感,他認為自己失意并不是因為他們要分離,而是因為心情不佳。接下來,詩人對于秣陵和滁州的美景進行了描繪。他描述了在春風中搖曳的楊柳和山水之間樓臺的映照。通過這些描繪,詩人展現了美好的自然景觀,讓讀者感受到了詩人對于這些美景的留戀。
詩的后兩句則表達了詩人對于裴延翰的勉勵和祝福。他告訴裴延翰不要對于美景執著不舍,因為美景只是暫時的,珍惜眼前的時光更加重要。這可能是對裴延翰追求功名的勸告,告訴他不要迷失在名利的追逐中,要珍惜眼前的每一刻。
整首詩字正腔圓,意境清新,描繪了自然景色和人情故事相結合的美好圖景。通過描繪美麗的自然景觀和人情故事,詩人表達了珍惜眼前時光和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的主題。
“問安歸去秣陵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péi yán hàn xià dì guī jìn chú zhōu
送裴延翰下第歸覲滁州
shī yì hé zēng hèn jiě xié, wèn ān guī qù mò líng xī.
失意何曾恨解攜,問安歸去秣陵西。
jùn xié yáng liǔ chūn fēng àn,
郡斜楊柳春風岸,
shān yìng lóu tái míng yuè xī.
山映樓臺明月溪。
jiāng shàng shī shū xuán sù yè, rì biān mén hù yǐ dān tī.
江上詩書懸素業,日邊門戶倚丹梯。
yī zhī pān zhé huí tóu shì, mò xiàng qīng qiū xī mǎ tí.
一枝攀折回頭是,莫向清秋惜馬蹄。
“問安歸去秣陵西”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八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