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落歸時莫問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碧落歸時莫問程”全詩
茅固枕前秋對舞,陸云溪上夜同鳴。
紫泥封處曾回首,碧落歸時莫問程。
自笑滄江一漁叟,何由似爾到層城。
分類:
作者簡介(趙嘏)

趙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陽(今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人, 約生于憲宗元和元年(806). 年輕時四處游歷, 大和七年預省試進士下第, 留寓長安多年, 出入豪門以干功名, 其間似曾遠去嶺表當了幾年幕府。 后回江東, 家于潤州(今鎮江). 會昌四年進士及第, 一年后東歸。 會昌末或大中初復往長安, 入仕為渭南尉。 約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詩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絕最多且較出色。
《山陽盧明府以雙鶴寄遺,白氏以詩回答,因寄和》趙嘏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山陽盧明府以雙鶴寄遺,白氏以詩回答,因寄和》
山陽盧明府以雙鶴寄遺,白氏以詩回答,因寄和。
緱山雙去羽翰輕,應為仙家好弟兄。
茅固枕前秋對舞,陸云溪上夜同鳴。
紫泥封處曾回首,碧落歸時莫問程。
自笑滄江一漁叟,何由似爾到層城。
中文譯文:
山陽盧明府將雙鶴寄送給白氏,白氏以詩回答,并且還寄回和詩。
緱山的雙鶴飛去,它們的羽翰輕盈輕巧,應當是仙家中的好兄弟。
茅屋固定在枕前的秋天,它們共同起舞,陸地上的云溪在夜晚也同聲鳴叫。
在紫泥封處,曾經回望過,藍色的天空歸來時,請不要問它的旅程。
自嘲滄江上的一位漁翁,如何能像你一樣來到這座城池。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寫了盧明府和白氏的友誼和情誼,通過寄送雙鶴以及對詩的回答來表達。詩中使用了山陽、緱山等山川之名,以及茅固、紫泥等地名,增加了詩的韻味和意境。
第一句以雙鶴為緣起,雙鶴輕盈飛去,象征著仙家好友的離別,也表達了友誼深重的主題。
第二句描述了茅固園中秋天白天夜晚雙鶴的舞蹈和鳴叫,給人以自然寧靜的感受。
第三句以紫泥封處為背景,描繪了曾經回望過,碧落歸來時的壯麗景色,表達了對友誼歷程的思考。
最后一句以自嘲的態度,自喻為滄江上的漁翁,與盧明府相比較,自己的平凡與盧明府的高尚形成對比,表達了對友誼的珍視和友誼之堅固。
整首詩以山川之美和友誼為主題,通過描繪壯麗的景色和深厚的友情,表達了詩人對友誼的贊美和珍視之情。
“碧落歸時莫問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n yáng lú míng fǔ yǐ shuāng hè jì yí, bái shì yǐ shī huí dá, yīn jì hé
山陽盧明府以雙鶴寄遺,白氏以詩回答,因寄和
gōu shān shuāng qù yǔ hàn qīng, yīng wèi xiān jiā hǎo dì xiōng.
緱山雙去羽翰輕,應為仙家好弟兄。
máo gù zhěn qián qiū duì wǔ,
茅固枕前秋對舞,
lù yún xī shàng yè tóng míng.
陸云溪上夜同鳴。
zǐ ní fēng chù céng huí shǒu, bì luò guī shí mò wèn chéng.
紫泥封處曾回首,碧落歸時莫問程。
zì xiào cāng jiāng yī yú sǒu, hé yóu shì ěr dào céng chéng.
自笑滄江一漁叟,何由似爾到層城。
“碧落歸時莫問程”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